钟点菜场 只卖三个半小时 可根据口碑给摊主评星

产生日期:2013-01-31 05:43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现在几点了?”摊贩吴芳菲一边递苹果给顾客,一边焦急地回头问伙计。得知离收摊只有四十来分钟,吴芳菲加大音量叫卖起来,“正宗的阿克苏苹果,批发价卖了啊。”

  这是虹莘路钟点市场,位于平阳路到古美西路段之间。每天早上5点到8点半,230余个摊贩在这里设摊,8点半上班早高峰,所有摊贩必须撤离,还路于民。这每天三个半小时,解决了周边3万多居民的买菜难问题,也解决了200多个摊贩的生计。

  根据口碑给摊主评星

  29日早上7时许,虹莘路钟点市场,道路两旁的人行道一字摆着地摊,卖菜的、卖鱼的、卖肉的,还有卖水果、卖早点的。标准化菜场里经营的品种这里都能找到,两边买菜的人更是川流不息。

  所有的摊贩都穿着橙色的马甲,戴着胸卡。每张胸卡有摊主的姓名和营业项目,一些卡上还有一颗颗小星星,摊主刘顺说,“我们按美誉度评分,最高的荣誉是五颗星,我现在还只有三颗星。”

  市民曲先生坦言,其实自己家离这里并不近,骑电动车也差不多要20分钟。“但是这里的菜比其他地方起码要便宜三成,像蔬菜基本要便宜0.5元到1元,水产品和进口水果有时候一斤就要相差5元甚至10元。家里因为有老人小孩,我一般一个星期来一两次,每次都是用小蛇皮袋运回去。”

  刘顺在这个菜场经营了四年,因为不收摊位费,他每天只交5-15元垃圾清运费就可以了。而进标准化市场,一年摊位费就要一两万元。

  引入社会企业管理

  虹莘路钟点市场的形成与2009年。当时这片区域的临时菜场古七菜场由于开发商原因关闭,周边10多个小区3万居民遭遇了买菜难。古美路街道市政卫生科科长曹建平称,如果前往标准化菜场买菜,当地居民至少需步行一公里。久而久之,马路摊贩在此盛行。

  世博会召开之前,闵行区古美路街道决心对乱设摊的行为采取“变堵为疏”的策略,划分路段,规定时间,控制规模,临时马路菜场从此存在至今,既将无证摊贩引入正规经营的道路,也是为居民创造一个便利的买菜环境。

  在菜场由谁管理的问题上,街道也曾有过纠结。“如果派驻城管,甚至公安人员,他们和摊贩的关系便会更加敏感,甚至尖锐。”曹建平说。因此,最终决定采取引入第三方企业,负责日常管理维护。

  虽然考虑了诸多细节,但对于这个特殊菜场,古美路街道仍没有百分百的把握。除了社会车辆外,虹莘路还是数条公交车的必经之路,菜场虽然在早高峰前撤摊,但是否仍会对交通造成影响?周边几个小区的居民聚在一起商量,建议在此搭建一排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隔离带。2010年,在古美路街道的支持下,隔离带顺利安装。

  负责临时马路菜场管理维护的保洁公司负责人包士忠介绍,目前,菜场单日的客流量可达到一万人,节假日时人数翻倍。

  曹建平说,今年,街道还将继续招募志愿者,承担起维持菜场和道路秩序的任务。目前,已经有15名“老党员”身戴红袖章,每天清晨按时出现在这一路段。“继续摸索工作方式,让买卖双方降低音量,减少噪音,让市场运营更科学。”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