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食品安全提示发布 年夜饭套餐不宜供应生食水产品
产生日期:2013-01-08 01:46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离春节还有一个月,你是否已经在筹划着年夜饭了呢?是买年夜饭套餐在家其乐融融,还是到饭店轻松团聚?上海市食药监局日前发布春节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年会聚餐、年夜饭等宴席套餐供应单位不宜供应生食水产品,用于加工色拉的蔬菜、水果等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和密封包装,另配袋装色拉酱。套餐中生或熟的肉类、禽蛋、水产、面食、豆腐及切开的蔬菜瓜果等在10℃以下存放。
饭店熟食改刀后存放不得超2小时
消费提示明确,饭店提供的宴席套餐中,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分开存放和包装,食品包装要严密,严防生熟交叉污染和外来污染。外包装标签要完整,应附有不同食品的加工方法、保存条件等说明,并标明套餐的生产单位、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熟食卤味不宜事先改刀,自制熟食卤味在冷藏条件下从制作完成至食用的时间应控制在24小时以内。应选择大型饭店或中心厨房加工的套餐。
饭店都要严格按照许可证上核准的经营范围从事餐饮服务,不得经营腐败变质、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限等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食品;禁止生产销售河豚鱼、炝虾、毛蚶、泥蚶、魁蚶、醉虾、醉蟹、醉螃蜞、咸蟹等违禁水产品。冷菜和熟食必须“一市一烧”,改刀熟食的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节日期间食品供应量大、时间相对集中,接触即食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要严格消毒,防止容器、工具、设备和冰箱的生熟交叉污染;加工食品要控制火候,保证食品受热均匀,确保中心温度达到75℃。食药监局已经要求饭店一次性承办5桌以上宴席的,及时将宴席的数量、时间等情况向辖区内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申报。在年会聚餐的高峰时段以及节假日,市民尽量不要选择客流量陡增的饭店。因为突然集中增大的需求,可能导致饭店超负荷加工,为食品安全埋下隐患。就餐前市民应注意餐具是否经过消毒处理,经过消毒的餐具具有光、洁、涩的特点;未经消毒的餐具往往有茶渍、油污及水滴等。
市民就餐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后,要将存在食品卫生问题的饭菜保持原状,并立即与饭店负责人交涉。如果所点饭菜尚未食用,或尚未造成健康问题,可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定,与饭店协商妥善解决。另外,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避免因错过最佳的调查时机而导致食物中毒无法认定。
外卖套餐
不要购买无冷藏迹象套餐
消费提示建议市民,购买外卖套餐不要购买食品包装有破损、食品可能受到污染、菜肴温度较高、明显无冷藏迹象的套餐,提货时应注意仔细检查标签的完整性,是否包括加工制作单位、贮存条件、生产日期、保存期限(食用期限)等信息;每个菜肴的包装是否密闭完整;生食品、半成品、即食食品(冷菜)的包装、放置是否合理;是否在冷藏的条件下销售(如销售专柜),套餐销售的实际温度与标签上的规定温度是否一致。
外卖套餐购买后回家存放也有讲究,应冷藏存放,冷菜、生食品、半成品、即食食品分开放置,避免交叉污染。
烹饪外卖套餐要按照套餐制作说明加工菜肴,在保质期内加工食品套餐,加工烹饪时注意个人卫生,操作时洗净双手;改刀或拌制时的刀、砧板等应与生食品加工用的分开或彻底消毒;冷冻食品宜解冻后再烹饪,生食品、半成品要烧熟煮透,色拉等生食菜肴、熟食卤味即时食用。
采购年货
不买毛蚶、泥蚶、生蚝
年末,很多市民采购年货。元旦、春节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建议,市民不要买国家禁止供应的食品,比如毛蚶、泥蚶等,这些食品可能带有甲肝病毒,慎买高风险食品,特别是生蚝(牡蛎)等。
选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应查验外包装上是否标注有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代号、规格、配方、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使用方法等内容标识。
选购散装食品时应注意销售区域是否标识出食品名称、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食用方法等内容。
选购肉品时,应查看检疫合格证;选购散装熟食,应查看上海市熟食送货单;选购豆制品也应查看上海市豆制品送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