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蔬菜”悄然步入市民家
产生日期:2012-11-08 02:47 来源: 东方城乡报(数字报)
本报讯 从大田粗放栽培到大棚精耕细作,进而又把蔬菜种到了花盆里,摆放到了阳台上——时下,蔬菜种植又翻新花样,一种操作简便且吃赏皆宜的阳台盆栽蔬菜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沪上都市白领及“马大嫂”们的眼球,让他们对“阳台农业体验”渐渐产生兴趣。市农科院蔬菜园艺所助理研究员陆世钧告诉记者,如今,有不少市民为了尽快掌握阳台蔬菜种植原理,不惜跨区前往指定地点听讲座,其中不乏80高龄的老人及从郊区专程赶来听课的市民。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目标,尽快想把“迷你菜园”像像样样搞起来,为自己的家打造出一块自给自足的“自留地”。因为在他们看来,食用阳台自种蔬菜,不仅安全,还有一番别样的环境点缀,且操作简便易行,趣味甚浓。
据悉,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就有市民开始尝试阳台种菜,只是限于当时还未研制出菜苗而未能普及起来。陆世钧介绍说,近年来,市农科院蔬菜园艺所经过对阳台蔬菜种植的潜心研究,已成功开发出了系列“体验装盆栽蔬菜菜苗”。这些盆栽菜苗全都生长在“有机基质”之中,即采用无土栽培中的基质栽培技术,避免了农药、化肥等污染,由此为尝试阳台种菜的市民免去了蔬菜种植中最难把控的一个环节,即种子发芽过程,因为这是一个最容易长虫的阶段,如加土、施肥、除虫等,这些对一个毫无种植经验的市民而言都不是一件易事。现在,有了菜苗,市民可以通过简易而环保的种植过程,有把握地去体验蔬菜收获乐趣,提升阳台蔬菜种植的积极性。
阳台蔬菜,由于其观赏性与食用性两者兼容,故在本市推广中颇受市民欢迎。市农科院近年来通过下社区面对面指导,为市民传授阳台蔬菜种植技术,及国内外蔬菜科普知识,通过有针对性的生动讲解,让大家了解了植物种植的基本要素,学到了家庭阳台蔬菜种植的多种有效方法。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市妇联主办的“美好家园、绿色家庭”公益活动,并在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闵行区新虹桥街道、宝山区大场镇、徐汇区华东理工街道、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等地广泛开展公益活动,向各社区老人免费送出了一盆又一盆“迷你型”盆栽小青菜、苋菜、空心菜、芹菜等,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据市妇联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上海全市已有500户家庭陆续在阳台上开辟了自家的“阳台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