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兴起“阳台农业体验热”
产生日期:2012-01-21 01:48 来源: 搜狐网
本报讯 (记者 黄勇娣 实习生 张莉莉)青菜、生菜、芹菜,几平方米的阳台被一盆盆蔬菜点缀得绿意盎然……申城正在悄然兴起 “阳台农业体验热”。记者昨天从黄浦区公益促进会了解到,他们在1个月前与上海农科院携手开展了“阳台菜园”普及活动,没想到立刻在市民中引起热烈反响,迄今为止已发展500多位“阳台农业体验者”,农科院园艺所新开发的系列“体验装盆栽菜苗”更是供不应求。
原本生长在田间的蔬菜,能否适应市民家的阳台环境?市农科院专家告诉记者,其实,居民家里的阳台,都可开辟为“迷你菜园”:只需要朝南,能见到阳光,温度在0℃以上均可,即使遇上阴雨天,也不耽误小菜苗的生长。
针对市民一直担忧的土壤和肥料等问题,科技人员也想到了绿色的解决方法。记者发现,农科院提供的盆栽蔬菜,都生长在“有机基质”当中,避免了农药、化肥等污染。市民只需定期浇灌营养液,两周左右即可收割。目前,第一批“都市绿农”志愿者已经品尝到了在自家阳台上长成的新鲜蔬菜。志愿者刘小姐表示,鸡毛菜放在家里阳台上长了一两周,自己就看到了一小片葱绿,很是喜悦,之后分几次采收,用来下面条,感觉吃起来格外“鲜美”,而且十分放心。
专家介绍,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就有市民开始尝试阳台种菜,但并未普及起来。因为当时还没有苗菜,只得自己播种,而种子发芽的过程是最容易长虫的阶段,另外,加土、施肥、捉虫等样样要亲力亲为,稍有不慎就无法养活。但如今,农科院提供的是现成的盆栽菜苗,最难打理的时段已经完成。不论工作繁忙的白领,还是缺乏经验的儿童,都能种出青翠又健康的蔬菜。因而,简易又环保的种菜方式,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参与。
“一位志愿者胡先生说,自从他在家种上菜后,六岁的女儿每天都要去看看,浇浇水、除除虫,可开心了。”黄浦区公益促进会副会长张剑虹笑着说,种菜其实比种花更容易,而且可以修身养性,从中感受生活乐趣。今后,促进会还将推出15孔的“饭盒型”盆栽,既美观又实用。而在农科院的支持下,社团还将陆续推出可多次采摘的韭菜、茼蒿,吊挂式栽培的番茄、黄瓜,还有罗勒、迷迭香等芳香蔬菜20多个品种。蔬果收完后,农科院还将通过定点回收的方式为市民更换新种苗。
据了解,在日本、德国等国的城市里,具有绿化和食用功能的“阳台农业”已随处可见,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都市情趣。“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我们需要一抹绿色,来缓解生活的压力,净化都市的环境。”张剑虹说,促进会将联合企业、农委、妇联等各个单位,通过讲座、培训、进社区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让“阳台菜园”成为一种市民文化,带动城市绿起来。
原本生长在田间的蔬菜,能否适应市民家的阳台环境?市农科院专家告诉记者,其实,居民家里的阳台,都可开辟为“迷你菜园”:只需要朝南,能见到阳光,温度在0℃以上均可,即使遇上阴雨天,也不耽误小菜苗的生长。
针对市民一直担忧的土壤和肥料等问题,科技人员也想到了绿色的解决方法。记者发现,农科院提供的盆栽蔬菜,都生长在“有机基质”当中,避免了农药、化肥等污染。市民只需定期浇灌营养液,两周左右即可收割。目前,第一批“都市绿农”志愿者已经品尝到了在自家阳台上长成的新鲜蔬菜。志愿者刘小姐表示,鸡毛菜放在家里阳台上长了一两周,自己就看到了一小片葱绿,很是喜悦,之后分几次采收,用来下面条,感觉吃起来格外“鲜美”,而且十分放心。
专家介绍,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就有市民开始尝试阳台种菜,但并未普及起来。因为当时还没有苗菜,只得自己播种,而种子发芽的过程是最容易长虫的阶段,另外,加土、施肥、捉虫等样样要亲力亲为,稍有不慎就无法养活。但如今,农科院提供的是现成的盆栽菜苗,最难打理的时段已经完成。不论工作繁忙的白领,还是缺乏经验的儿童,都能种出青翠又健康的蔬菜。因而,简易又环保的种菜方式,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参与。
“一位志愿者胡先生说,自从他在家种上菜后,六岁的女儿每天都要去看看,浇浇水、除除虫,可开心了。”黄浦区公益促进会副会长张剑虹笑着说,种菜其实比种花更容易,而且可以修身养性,从中感受生活乐趣。今后,促进会还将推出15孔的“饭盒型”盆栽,既美观又实用。而在农科院的支持下,社团还将陆续推出可多次采摘的韭菜、茼蒿,吊挂式栽培的番茄、黄瓜,还有罗勒、迷迭香等芳香蔬菜20多个品种。蔬果收完后,农科院还将通过定点回收的方式为市民更换新种苗。
据了解,在日本、德国等国的城市里,具有绿化和食用功能的“阳台农业”已随处可见,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都市情趣。“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我们需要一抹绿色,来缓解生活的压力,净化都市的环境。”张剑虹说,促进会将联合企业、农委、妇联等各个单位,通过讲座、培训、进社区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让“阳台菜园”成为一种市民文化,带动城市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