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台两地农业交流开创新模式 上海大闸蟹“游进”台湾岛
产生日期:2012-08-20 01:44 来源: 东方网
大闸蟹为媒,人才技术合作创新沪台农业交流新模式
“现在,我们这里的大闸蟹已经有三四两重了,估计到收获季节时会更加肥一些。”上午,上海市政府访问团来到苗栗县大闸蟹养殖户范闲达的池塘,他专门从池塘里捞出蟹给大家看。据他介绍,今年首次养殖的大闸蟹,目前成活率大约在30%-40%之间,长势非常良好。“这一切,多亏了上海教授们的帮忙。”
据上海市农委副主任邵林初介绍,上海海洋大学从今年1月份就派出专家组进驻苗栗县,向当地44户大闸蟹养殖户推广养殖技术。“台湾与大陆在大闸蟹养殖环境上有相似也有不同,台湾地区雨水较多,容易引发山洪,一旦洪水冲到池塘,很容易造成蟹苗死亡。现在,海洋大学的辅导人员正在协助当地养殖户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
沪台两地从种植业上的交流,再到如今养殖业上的互动,邵林初认为人才和技术上的合作,为今后两地农业交流开创了新模式。“过去,我们主要是邀请台湾的种植业专家来沪交流经验。如今,两地之间农业交流领域不断扩大的同时,合作的模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交流都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小草莓搞出大花样,农产品深层次开发成为沪台农业交流新课题
小小的一粒草莓,不仅可以作为鲜果销售,更能开发出草莓酒、草莓香肠、草莓太阳饼等产品。今天,上海市政府访问团来到苗栗县大湖乡草莓农庄。看到小草莓能搞出如此多的花样,大家不禁感叹台湾农民对农产品深层次开发上的创意之新。
在农庄的展览区,记者注意到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与草莓有关,凡是能够想到的食物,几乎都被贴上草莓的标签。除了久负盛名的草莓酒外,农庄还开发出了草莓味的豆腐乳。记者品尝了一下后发现,这种草莓味豆腐乳的确蕴含着一股草莓的清香,而口味也与一般的豆腐乳不同,味道更加偏甜一些。
“上海青浦的草莓种植面积比这里还大,产量也多一些,但我们却缺乏在农产品深层次开发上的经验。这次亲眼目睹了这么多产品,对我们的确是一个启迪。”邵林初认为,上海发展都市农业,还需要在农产品深层次开发上下大功夫。“我这次已经同当地政府和农庄的负责人约好了,请他们过段时间到上海去,为我们的农产品开发一同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