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CPI达6.4%创下近三年来新高 平民百姓在餐桌上感受CPI走向(图)
产生日期:2011-07-11 05:28 来源: 上海《青年报》
6月份的CPI数据昨天出炉,高达6.4%的CPI创下近三年来的新高,其中,食品价格在推高CPI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记者分别走访了本市一些蔬菜市场、饮食店等,调查过去一个月当中,市民餐桌上的CPI走向如何。这家价格实惠的汤包馆也顶不住压力,于7月1日贴了涨价告示。
菜市场里蔬菜价格波动确实很大
本报讯 记者 吴华 “这个黄瓜怎么这么贵啊?”上周五的早上,记者在长宁区一家菜市场看到一位选购蔬菜的阿姨在和买菜小贩讨价还价,小贩无奈地表示,进货的价格就比较贵,所以没有办法。
买菜的王阿姨告诉记者,她每天都到这个菜市场来买菜,发觉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少蔬菜的价格都涨了不少。“就说这个黄瓜吧,大概上个月的时候买还是两块钱一斤,现在不那么新鲜的都要两块五一斤了。”
而菜市场的摊主表示,最近几天绿叶菜的价格下降了不少,“青菜、鸡毛菜都比前段时间便宜了,这个,”摊主指指米苋,“只要一块五角一斤。”
降价族:青菜价格腰斩
从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统计数据来看,过去一个月当中,上海蔬菜价格确实产生了非常大的波动。不少品种的价格在短短一个月内经历了“过山车”行情。
以青菜为例,记者随机抽取了几天的批发价数据。6月1日,青菜平均批发价为每公斤4.8元;半个月后,价格小幅下调到平均每公斤4.5元。但短短一个星期之后,6月23日,青菜价格就涨到每公斤平均批发价5.4元,上涨了20%。随后,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大绿叶菜供应,到7月7日,青菜平均批发价直线下降到每公斤1.91元,两个星期内,下跌了六成以上。
和青菜一样,在最近一个月价格骤升骤降的还有鸡毛菜、生菜、米苋等。鸡毛菜的批发价从6月初的每公斤5.0元到6月末的每公斤6.0元,然后又急速下降到7月7日的每公斤2.9元,价格比高峰时期腰斩一半还多。
涨价族:花菜身价翻一番
在同样的时间内,花菜、芹菜、大白菜等的价格则持续走高。
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初上海产的花菜平均批发价格是每公斤2.5元,到6月中旬,飙升到每公斤4.3元。至6月下旬,已涨至每公斤5.7元,比月初几乎翻了一个跟头。
本地产的芹菜也身价陡增。从6月初的批发价每公斤3.42元,一路涨到7月7日的每公斤5.00元。江苏、山东等地产的大白菜,从6月初的每公斤1.75元一跃而为7月初的每公斤3.30元,同样身价几乎翻番。
作为夏季时令蔬菜的黄瓜,平均批发价从6月初的每公斤2.20元到7月7日的每公斤3.70元,价格也涨了五成以上。
多种农副食品价格上涨
除了蔬菜以外,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对上海粮油产品价格进行的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上食用油价格也一直处于高位,其中大豆和花生仁价格涨幅较大。过去一个月来,猪肉、鸡蛋等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鱼类等水产的价格也涨声一片。虽然夏季是水产品传统的消费淡季,但价格却始终跌不下去。
根据东方国际水产中心对市场主要水产品价格监测,6月市场主要水产品加权平均价为每公斤35.41元,环比上涨4.36%。其中冷冻海水鱼平均价格上涨最多,达到了11.36%。目前,不少品种的海鱼批发价格与1月底春节销售旺季时的价格不相上下。此外,鲫鱼、鲢鱼、草鱼等淡水鱼也出现较大幅度的涨价。鲫鱼与上月相比涨了18.18%,草鱼与上月相比涨了12%。罗氏沼虾目前的批发价为每斤39元,去年同期只有27元,同比涨幅高达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