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推进农龄清理强化集体“三资”监管

产生日期:2011-06-09 07:14      来源: 市农经站

      “农龄”是撤制村、组分配量化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土地补偿费、财物补偿费和存量净资产的依据,也是村、镇两级产权制度改革中量化集体资产股份的依据。为了尽快推进撤制村、组和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去年下半年起,嘉定区加速推进“农龄”统计和资产清理工作。
      “农龄”的统计核实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时间跨度长、人员变化大、个案多样化的基础性工作。为让全区的“农龄”统计工作在操作上保持政策的基本一致性,嘉定区根据有关规定,通过调查摸底,研究制定《嘉定区关于农龄确认的指导意见》。嘉定区界定“农龄”以“自农业合作化始,户口在村、劳动在队”为原则,在尊重和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的意愿和权益的基础上,对十种比较普遍存在的情况专门进行“农龄”确认工作的指导。由于“农龄”确认统计工作面广量大,情况较复杂,原则上要求各街镇统一确认口径,存在的未尽事宜和个案,将由各村民小组表决通过,或由镇改制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按“一事一议”的方式处理。
      “农龄”统计工作的基本操作程序:根据市区有关要求,各街镇统一部署,各村成立“农龄”摸底统计工作小组;根据市、区两级文件对“农龄”界定的有关规定,各村明确“农龄”确认细则或方案,经上级部门审核,再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村工作小组具体按照“三上三下”的程序进行操作;召开村民小组成员代表大会(一户一主会议),对“农龄”公示结果进行确认,形成书面决议,并由代表签字认可。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