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进孙桥种源农业老港示范基地建设和打造三大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项目 浦东新区不断做强做大现代种源农业
产生日期:2011-05-13 04:11 来源: 东方城乡报(数字报)
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实施新一轮种子工程,农作物种业有望进入转型新阶段。种源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业态,浦东新区在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把种源农业置于突出位置,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发展力度。
本报讯 记者从日前在曹路镇农业园区举行的浦东种源农业发展会议上获悉,今年开始,浦东将结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大种源农业发展力度,重点推进孙桥种源农业老港示范基地建设和打造三大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项目。
据了解,老港基地是浦东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五个示范基地中,利用老港镇1600亩国有农用地,规划建设的孙桥种源农业老港示范基地。它以种源农业为项目产业特色,依托孙桥种源技术和产业优势,引进和培育种子、种苗等优质种源产品,示范和输出高新育种技术,目标是形成瓜果、花卉、蔬菜、苗木等种业产业集群,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种源产业高地,成为新区现代农业新的亮点和增长点。而重点打造的三大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则包括祥欣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多利农庄国家农业物联网试验基地和国家有机蔬菜质量认证价格标准体系建设试验基地等,发挥浦东种源农业及相关配套技术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
近年来,浦东新区种源农业得到了较好发展,首先是全面实行粮食统一供种,确保粮食品种优良。2008年开始实行粮食免费统一供种措施,两区合并后扩展到全区。统一供种率为100%,优质粮种覆盖率达98%以上。通过实行免费统一供种,不仅减轻了全区种粮农户的生产成本(可减轻农户每亩直接种子成本16~40元),也降低和消除了农户盲目引种、自留种等带来的产量低、品质差、品种退化等生产风险,发挥了优良品种的增产提质作用,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其次是加强新品种选育和科技攻关,不断完善种源质量。区农技推广部门每年引进新品系、新组合、新品种进行小区比较试验,从中筛选优良品种(系)进行边试种、边示范、边繁殖。其中“沪粳抗”获得199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1年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沪粳119”获上海市1997年“科技兴农”三等奖;“浦优608”粳组合在2008年市区试中产量第一名。其他在蔬菜、茄果、瓜类、甘蓝类等新品种选育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
再次是花卉形成种源产业链。上海鲜花港的郁金香、孙桥现代农业园区的蝴蝶兰、大地园艺种苗有限公司的各类组培(克隆)种苗等,已远销全国各个主要花卉生产区和世界各地。
此外,浦东的特色种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如浦东白猪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地方猪种保护名录。“浦东三黄鸡”被列入国家农业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浦东鸡良种场被指定为“国家级浦东鸡保护场”。南汇水蜜桃经几代农科人员的提纯复壮,形成大团蜜露、新凤蜜露等一系列优良品种,成为江南平原地区水蜜桃栽培面积最广、分布最集中、产量最大的区域之一。
最后,部分种源已初步形成“高地”。如祥欣公司的“祥欣种猪”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年提供种猪超过2万头,构建起了覆盖全国的种猪营销网络。2010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多利农庄的有机蔬菜种源及生产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有机蔬菜质量认证价格标准体系建设试验基地和国家农业物联网试验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