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标准“救活”白切羊肉
产生日期:2010-09-25 06:11 来源: 文汇报
日前,2010年上海市质量月迎来了一档“重头戏”,“区长话质量”的首场专题活动在奉贤区拉开序幕。质量是上海的生命,更是上海“追求卓越”城市精神的本质。自1997年闵行区发布“质量振兴实施计划”以来,目前“质量兴区”工作已经覆盖到全市所有的18个区县。
作为本市今年质量月的创新之举,“区长话质量”专题活动在奉贤区、杨浦区、静安区、卢湾区等4个区轮番上演,管理者将各抒己见,畅谈“质量”在区域经济、城市管理、改善民生等众多领域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白切羊肉是上海郊区极富地方特色的食品,以“活杀、热气、即食”而闻名,更是奉贤的一道招牌菜。然而,这一传统食品在“质量”面前却遭遇到了尴尬。原来,以家庭小作坊生产方式为主的白切羊肉,无论加工场地、加工设备还是加工环境都存在着卫生安全隐患。没有统一的质量保证,招牌菜的前景被蒙上了阴影。
幸好,一纸标准化质量规范的出台让白切羊肉的命运有了转机。去年6月,《白切羊肉加工小作坊加工卫生规范》成为上海市地方标准,经过一年多的实施推广,奉贤地区白切羊肉小作坊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数量从4家猛增至目前的28家。在庄行镇的伏羊节期间,每天本市乃至外地大量游客都会赶往奉贤品尝地道的白切羊肉。
“这就是‘质量兴区’给奉贤上的一课。”在日前举行的“区长话质量”首场专题活动上,奉贤区副区长徐剑萍一上来就向记者讲述了这段白切羊肉的故事。
白切羊肉开了好头
“如果当时按照常规,将小作坊‘一网打尽’,白切羊肉就等于被取缔了,这太可惜了。”徐剑萍说,“在市质监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专门成立了白切羊肉课题研究小组,不仅对小作坊的面积、人数等作出规定,还按照‘热气、即食’的风味特点设计了一套工艺流程,要求经营者划分出饲养区、屠宰区、分割区、烧煮区、冷却区等几个功能区,严防交叉污染,确保食品安全、卫生。这样的标准适度低于一般食品加工企业的标准,明显提升了小作坊的软件和硬件。”
有了地方标准,小作坊的卫生面貌得到了大幅提升,整个白切羊肉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据介绍,奉贤将统一为羊肉小作坊建立各类功能区,扶持这个产业走向规范化、规模化。
有专家指出,奉贤在白切羊肉上的这番探索,为以监管推动特色农产品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徐剑萍表示,尽管农业只占奉贤整体产业比重的4.4%,但围绕都市农业建设的发展规划和特点,奉贤注重发挥“标准化”的引领作用,打造出产业优势和优质农产品。今年,奉贤黄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成功,不但提高了奉贤黄桃生产标准化水平,还进一步提升了奉贤黄桃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设立奖项“催化”质量
对于集中了众多中小企业的奉贤来说,质量工作或许不能直接带来GDP的增长,却是促进各种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针催化剂。据介绍,奉贤工业型企业众多,其中实地型企业超过1万家,但规模企业较少,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仅占2%,是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徐剑萍告诉记者,只有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才能提升奉贤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质量。
去年,奉贤区政府设立了“区长质量奖”,这是上海第一个区级政府质量奖项,目的在于推行卓越绩效模式,鼓励优秀企业不断探索管理创新,树立卓越企业的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获得政府质量奖后,不少企业的经营业绩显示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作为一家仅有300来人的民营企业,阿波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去年获得了奉贤区的首个上海市质量金奖。获奖后,企业形象大幅提升,市场拓展捷报频传,成功中标了3.4亿元的大订单——“百万级核电站混凝土蜗壳海水循环泵和辅助给水电动泵国产化项目”。目前,阿波罗的客户几乎涵盖全国所有核电企业,年内核电领域订单可达12亿元以上。
记者了解到,今年奉贤区又有2家企业和1名个人申报了上海市质量金奖,而第二届奉贤区长质量奖的评审工作启动后,也有7家企业积极申报,目前4家企业已经进入现场审核环节,将进行一番激烈的角逐。
记者 唐玮婕 实习生 陈姣姣
作为本市今年质量月的创新之举,“区长话质量”专题活动在奉贤区、杨浦区、静安区、卢湾区等4个区轮番上演,管理者将各抒己见,畅谈“质量”在区域经济、城市管理、改善民生等众多领域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白切羊肉是上海郊区极富地方特色的食品,以“活杀、热气、即食”而闻名,更是奉贤的一道招牌菜。然而,这一传统食品在“质量”面前却遭遇到了尴尬。原来,以家庭小作坊生产方式为主的白切羊肉,无论加工场地、加工设备还是加工环境都存在着卫生安全隐患。没有统一的质量保证,招牌菜的前景被蒙上了阴影。
幸好,一纸标准化质量规范的出台让白切羊肉的命运有了转机。去年6月,《白切羊肉加工小作坊加工卫生规范》成为上海市地方标准,经过一年多的实施推广,奉贤地区白切羊肉小作坊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数量从4家猛增至目前的28家。在庄行镇的伏羊节期间,每天本市乃至外地大量游客都会赶往奉贤品尝地道的白切羊肉。
“这就是‘质量兴区’给奉贤上的一课。”在日前举行的“区长话质量”首场专题活动上,奉贤区副区长徐剑萍一上来就向记者讲述了这段白切羊肉的故事。
白切羊肉开了好头
“如果当时按照常规,将小作坊‘一网打尽’,白切羊肉就等于被取缔了,这太可惜了。”徐剑萍说,“在市质监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专门成立了白切羊肉课题研究小组,不仅对小作坊的面积、人数等作出规定,还按照‘热气、即食’的风味特点设计了一套工艺流程,要求经营者划分出饲养区、屠宰区、分割区、烧煮区、冷却区等几个功能区,严防交叉污染,确保食品安全、卫生。这样的标准适度低于一般食品加工企业的标准,明显提升了小作坊的软件和硬件。”
有了地方标准,小作坊的卫生面貌得到了大幅提升,整个白切羊肉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据介绍,奉贤将统一为羊肉小作坊建立各类功能区,扶持这个产业走向规范化、规模化。
有专家指出,奉贤在白切羊肉上的这番探索,为以监管推动特色农产品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徐剑萍表示,尽管农业只占奉贤整体产业比重的4.4%,但围绕都市农业建设的发展规划和特点,奉贤注重发挥“标准化”的引领作用,打造出产业优势和优质农产品。今年,奉贤黄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成功,不但提高了奉贤黄桃生产标准化水平,还进一步提升了奉贤黄桃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设立奖项“催化”质量
对于集中了众多中小企业的奉贤来说,质量工作或许不能直接带来GDP的增长,却是促进各种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针催化剂。据介绍,奉贤工业型企业众多,其中实地型企业超过1万家,但规模企业较少,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仅占2%,是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徐剑萍告诉记者,只有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才能提升奉贤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质量。
去年,奉贤区政府设立了“区长质量奖”,这是上海第一个区级政府质量奖项,目的在于推行卓越绩效模式,鼓励优秀企业不断探索管理创新,树立卓越企业的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获得政府质量奖后,不少企业的经营业绩显示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作为一家仅有300来人的民营企业,阿波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去年获得了奉贤区的首个上海市质量金奖。获奖后,企业形象大幅提升,市场拓展捷报频传,成功中标了3.4亿元的大订单——“百万级核电站混凝土蜗壳海水循环泵和辅助给水电动泵国产化项目”。目前,阿波罗的客户几乎涵盖全国所有核电企业,年内核电领域订单可达12亿元以上。
记者了解到,今年奉贤区又有2家企业和1名个人申报了上海市质量金奖,而第二届奉贤区长质量奖的评审工作启动后,也有7家企业积极申报,目前4家企业已经进入现场审核环节,将进行一番激烈的角逐。
记者 唐玮婕 实习生 陈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