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循环往复的生态产业链——浦东农民探索“桃鸡”结合种养模式
产生日期:2010-07-20 03:43 来源: 上海科技报
近日在浦东新区大团镇团新村看到,大治河南岸的一片农田里,300余亩长势喜人的桃林郁郁葱葱,浦东三黄鸡悠闲地在桃林下觅食,一派桃红鸡壮的宜人景色。上海思甜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掌门人”沈强说,今年又将是个丰产的年份,这也是“桃鸡”结合种养模式的成果。
青年农民沈强探索“桃鸡”结合种养模式已有10年。2001年,他还只是个养鸡户。养了几年鸡,沈强没“发”,但发现了商机:市场上圈养鸡量多价廉,而散养鸡价高仍供不应求。于是,他在团新村大治河边租了10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优质水蜜桃,并在桃园里放养浦东三黄鸡和草鸡。这些鸡在桃林中奔走活动,吃青草、啄虫子,只只体格健壮、肉质鲜香。上市后,尽管要上百元一只,但饭店宾馆还是催着要货,此举使沈强养鸡收入大大增加。于是,他成立了上海思甜家禽养殖合作社,联合40多户桃农、鸡农尝试桃鸡结合种养模式,申请注册了“联手”牌商标并构建营销网络。
去年,他在交大农学院专家的支持下,引进了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绿叶草”种植在桃树下,绿叶草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还成了鸡喜爱的食物。沈强说,桃林为鸡提供了空旷凉爽的“运动场”,鸡为桃林灭虫除害,鸡粪经生物菌发酵处理后又全部用来滋养桃树。形成了一条循环往复的生态产业链,使桃更甜、鸡更鲜,一举多得。
经过多年摸索,沈强的“桃鸡”结合种养模式技术已经成熟,不仅加入合作社的60多位社员得益,还带动了周边镇、村的100多家养鸡户,增加了就业岗位。沈强说,大团镇是远近闻名的水蜜桃生产基地,养鸡户的规模也较大。他想做大做强“桃鸡”种养模式的规模,走出一条种养结合、循环往复的生态产业之路,以带动更多农民致富,为市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