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延照谈今后上海村庄改造要处理好的四对关系
产生日期:2010-05-13 02:47 来源: 东方城乡报
■顺应民意 改善生态 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胡延照副市长强调,村庄改造必须顺应民意,坚持城乡统筹,还村庄最原始的自然风貌,摒弃一些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改造,让村庄干净、卫生,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生态环境得到积极改善。对今后的村庄改造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一要认真编制村庄改造规划,处理好与“十二五”规划之间的关系。要加强调查研究,编制全市村庄改造规划,明确村庄改造的条件和标准,把村庄改造规划纳入到全市的“十二五”规划,使上海新农村建设在“十二五”期间有较大突破,取得显著成效;
二要积极稳妥推进村庄改造,处理好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关系。对进行村庄改造的村要认真摸底,了解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现状和特点,通过流转将建设用地用于发展农家乐或其他建设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三要发挥基层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处理好政府引导和农民参与的关系。村庄改造工作必须要坚持政府的引导,同时要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一事一议”广泛听取农民意见;
四要建立完善村庄长效管理机制,处理好建设和管理的关系。要建立以农民群众为主的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责任制与专业维修保养队伍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要落实管理养护的资金,要落实管理养护的责任制,加强对长效管理工作的考核评比。
■2010年村庄改造现场会侧记
“农民的家园农民建”
本报讯 如今每到周末,一批批市区游客都会选择市郊农家村落来度假,它们已成为了市民眼里的“魅力乡村”。
走进金山区枫泾镇中洪村,随处可见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景象:小桥流水、菜园鱼塘、农家铺子、打谷场……记者发现,几乎家家户户的大宅白墙上都会描上几笔色彩艳丽的农民画,这些生动质朴、略显夸张的笔法却透露出浓浓的乡土气息。金山区副区长许复新向我们介绍说,中洪村荷英荡村庄去年开始实施改造,重点解决城乡接合部环境脏、乱、差现象,力求最大程度保留该村的生态和农民画特色。
2009年2月,枫泾镇党委、政府开始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洪村进行规划保护和环境改造。借助村庄改造的东风,如今的中洪村已有十多个知名画乡的农民画家成功入驻,成为集“中国特色村”、“中国魅力乡村”等多项荣誉于一身的知名画村。副市长胡延照在参观时巧遇农民画家曹秀文,得知她的两幅作品《春意》、《渔家乐》已经被安放在世博会主题馆会宾厅内,胡市长连声赞好。村庄改造现场会上,共有50个先进集体和50名先进个人被授予了表彰。
副市长胡延照一行沿着蜿蜒的小路深入村庄,穿过“灶头屋里”,胡市长在一幢普通的农户大宅前停下了脚步,他对白墙上各具特色的农民画作产生了兴趣,仔细询问才知道中洪村在村庄改造中旨在突出一个“画”字,将枫泾农民画“画中有景、景色成画”的特点运用到改造中。此外,村庄改造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在改造前发放告村民书,并召开村民代表会进行“一事一议”,征求村民对改造方案的意见,大到修桥修路,小到色彩选择,每个细节都仔细倾听民意。“农民家园农民建”,村民们在对村庄改造方案仔细商议后,不仅全票通过该方案,而且还结合实际,自发开展“村庄整洁与文明市民”活动,联合签署了包含家禽家畜圈养、不准乱搭建乱张贴、维护村庄公共场所清洁卫生等内容的承诺书。
一圈逛下来,平整干净的白色路面、宅前屋后的绿树成荫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胡市长告诉同行的人,村庄改造如同农民作画,是用心不是眼,他们发挥想象,以质朴的构思、明快强烈的色彩画出对生活的无限憧憬。像中洪村这样将村庄改造融入旅游开发建设中去还是很有意义的,为广大市民了解农耕文化、体验乡村风情、观赏田园风光提供了一片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