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农村锻炼时光

产生日期:2009-12-03 02:03      来源: 解放日报

上海交大2008届硕士生 张小勇
  求职者感悟

  我去年毕业于上海交大生命学院,现在崇明县三星镇洪海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我希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热潮中,将自己的才智播撒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

  第一次踏上崇明这片土地,面对这份陌生的工作,我还只是个小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在大家帮助下,我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就适应了新的工作和环境,理清思路,明白职责,顺利地完成了从大学生向一名“村官”的角色转变。

  为更好了解洪海村的情况,了解广大村民的诉求,我经常走进农家小院与村民促膝交谈,做村民的知心人。我还印发了“便民服务卡”,上面有我的联系方式,让村民在需要时可以及时找到我。同时,我还不定期地拜访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退休老教师和退休老工人等。在这些走访活动中,我既了解了村里的风土人情,也深切体会到了村民们的纯朴、真挚以及对村干部的期待。经过努力,村民渐渐把我当成了自家人和知心人,总会时不时地关心我照顾我,有心里话也会主动向我诉说。

  熟悉环境、了解村民都是为了更好地工作。针对农村缺乏文字工作者的弱势,我积极协助编写新农村建设规划、书写党支部全年工作总结、草拟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拟定有关协议合同。时间久了,对很多情况有了积累,写起材料也顺手许多,我便承担起村中所有的文字工作,有时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有不少村干部和群众问我,是否觉得委屈,我的回答很简单:我到农村来,就是要做些需要我做的事。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新生事物的“大学生村官”,我们应该珍惜三年的下村锻炼学习的美好时光,努力工作,不断学习充电,将新的思想、工作方法带入农村,将全部的热情播撒在农村。播种多少,就会收获多少,我信奉这条“成长定律”。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