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09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成效凸现

产生日期:2009-12-01 04:08      来源: 中国上海

  根据上海市农委《关于印发<上海市2009年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沪农委[2009]81号)要求,市农技中心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农药管理、质量检测、行政执法等力量,周密安排、有力推进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各项工作,农药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得到规范,有力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市及区县执法管理部门广泛开展农资打假宣传活动,营造了农资打假高压严打的氛围。据统计,全年广播电视宣传129次,报刊宣传31次,印发告知书、明白纸等宣传资料22.68万份,制作悬挂宣传横幅1214条,黑板报1115块。结合“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举办各类识别真假农资、安全使用农资的培训班160次,受训人员18906人次。同时,结合《上海市农药经营使用管理规定》的修订出台,分层次相继组织了执法人员培训、农药经营人员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种植业从业人员培训等各类培训班50余次,受训人员达到了3000多人次。

  二是强化源头监控。为进一步规范农药市场秩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5月22日和5月25-26日,上海市农药检定所对本市辖区内的19家农药生产企业进行了为期3天的摸底检查,检查范围基本涵盖了本市所有的农药生产企业(不包括卫生杀虫剂)。结果显示,本市生产的农药产品都严格按照《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执行,总体情况良好。

  强化农资经营企业的源头管理,标签合格率连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4-5月份由市农技中心执法科牵头组织区县种植业执法部门,对全市规模较大13家的农药及叶面肥批发企业所经营的农资产品进行了源头检查,共检查农药产品900多个。7月—8月组织市和区县执法部门对全市农药经营企业进行了重新登记造册,摸清了农药经营企业的家底情况。

  三是注重产品抽检。截至10月底,共抽检蔬菜样品4379只,不合格样品有33只,合格率为99.2%。抽检水果和西甜瓜232只,未检测不合格样品,合格率为100%。抽检食用菌200只,不合格样品有18只,合格率为91%。除此以外,配合农业部例行抽检、农业部监督抽查等,共抽检蔬菜样品204只。此外,抽检农药产品质量192只,抽检农药品种有毒死蜱、阿维菌素、甲胺基阿维菌素、多菌灵、百菌清、甲基硫菌灵、三唑酮、乙草胺、百草枯及复配制剂等。经检验,合格样品有157只,合格率为81.8%。

  四是加强市场检查。市和区县执法管理部门在加强农资市场日常监管和检查的同时,通过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专项整治,使农资市场秩序得到有效整顿,生产经营行为得到有效规范。5月份组织农药标签和叶面肥标签专项整治,农药标签合格率稳定在88.4%左右,比去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6月份组织卫生杀虫剂专项检查,普遍提高了大型超市对经营的卫生杀虫剂产品的索证查验工作,保障了广大市民的知情权和选择权。5-6月份组织毒鼠强及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的集中清查收缴工作,市场检查和排查中未发现农资经营企业贮存和销售毒鼠强和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的情况。7月份开展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检查,进一步推进了安全使用农业投入品各项制度的落实和到位,农药仓库和产品管理得到了加强,田间生产档案记载质量有了明显提高。8月份组织的农药标签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农药标签合格率有了进一步提高,达到了91.9%,标签合格率首次超过了90%的预期目标。

  五是从严查处案件。在加大市场检查的同时,市和区县种植业执法管理部门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生产、经营无证产品、假劣农资及标签不合格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及时处理。据统计,截至10月底,各级农业执法部门共调查处理了249起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其中对209起比较严重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罚没款19.47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7.38万元。共受理来信来访和群众举报48起,并对每一起投诉举报案件进行了认真调查和处理,保护了广大农资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