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优质学校布局 骨干教师组团支教--大浦东优质教育资源加速扩容

产生日期:2009-10-12 02:41      来源: 中国上海

  南汇行政区域划入浦东后,教育将如何发展?原浦东的优质教育会不会被“稀释”?原南汇地区的教育内涵发展如何提速?日前新组建的浦东新区教育局透露,“大浦东”将通过调整优质学校布局、骨干教师组团支教、委托管理郊区学校等,推广原浦东新区基础教育方面先行先试成功经验,推进优质教育进一步“扩容”。

  据了解,原来浦东的基础教育规模就居全市各区县之首。南汇并入后,目前“大浦东”基础教育阶段幼儿园和中小学总数已达497所,在校学生近37万人,专任教师2.6万人,学校数、学生数、教师数均达到全市的五分之一左右。原浦东和现在的“大浦东”教育,有一个突出的共同点:城乡并存,教育质量差异较大。浦东新区教育局局长曹锡康透露,浦东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高优质资源扩展的“效率”,满足教育多样化需求。

  据介绍,大浦东地区将引进和培育更多优质“种子”,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容”。在调整、优化优质中小学校布局方面,新浦东将“软硬兼施”:“硬流动”,推动优质学校郊区直接布点办学或开办校区,满足当地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软流动”,多管齐下探索优质资源向郊区拓展的模式,如引进高校资源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委托优质教育中介机构管理郊区薄弱学校等。

  据透露,浦东教育局将逐步推行城乡教育一体化管理,实现统一拨款标准、统一硬件配备水平、统一信息平台和统一的教师培训与发展机会。通过全区统筹,在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校舍修缮和设备配备标准、困难学生补助标准等方面实现统一,逐步消除城乡教育差异。

  浦东还将探索骨干教师团队“置换”模式,选拔一批区骨干教师,3人一组组团到薄弱学校支教,薄弱学校教师则到城区学校顶岗。“置换”为期2年,除了支教老师直接传授经验外,被“置换”赴城区学习的教师,也将成为优质教育的“种子”,返校后“辐射”成果。浦东还规定,凡评聘中学高级教师的老师,必须有在郊区中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对中级职务评聘比例放宽5个百分点。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