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为城乡一体化建设铺路架桥——浦南农村建软硬两条道路助农致富
产生日期:2009-09-07 02:21 来源: 中国上海
水泥道路进村入户,信息高速畅通无阻。在加强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松江首先为新农村疏通筋络,一条条交通大动脉织就通途,农村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阔。
条条道路通农家
近年来,松江农村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迅速增长。目前,我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已达953.27公里,其中33%的农村公路达到二级公路标准,17%的农村公路达到三级公路标准,其余农村公路均达到四级公路标准,基本形成了等级结构配置合理、交通附属设施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
过去农村公路有路无桥、路宽桥窄、断头路多,如今水泥道路进村入户,全区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了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新浜镇种粮大户陆勤彪高兴地告诉记者,过去进一次城起码要花一两天,农产品想要出村就更难了。如今,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样样都开得进,粮食一车一车地往外送,农民的钱袋子也一点一点地鼓起来了。
区公路署还坚持“建成一条路、养好一条路”,加强了对道路的日常养护。从去年起,我区又启动了经济薄弱村道路危桥改造项目工作。全区48个经济薄弱村的661公里道路和647座危桥被列入改造范围,项目总投资达2.77亿元,目前已完成计划工程量的95%,预计今年10月底可全面完成。
足不出户解农忧
拇指一动轻松了解信息,不出家门即可对话专家,轻点鼠标就能网上冲浪……如今,农村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手机、电脑、“农民一点通”等新型“农具”都成为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好帮手。
今年春节过后,上海地区遭遇了百年未遇的长时间降水,农作物生长受到很大影响。正当农民们一筹莫展之际,区农委信息中心及时在新浜镇新浜村组织了远程教育培训。许多家庭农场主通过“农民一点通”信息终端,不出村就聆听了市农技中心专家王志通的讲座。题为《针对当前多雨水天气的二麦田间管理》的专题培训让家庭农场主姚峰受益匪浅,授课结束后他还与专家进行了视频通话,请教了一些实际操作方面的问题。
随后,区农委信息中心又在叶榭镇团结村、东石村两地同时开展了题为《单季晚稻——播种和苗期病虫草治理》的视频培训,由专家实时授课,两个村的“农民一点通”同时向家庭农场主播放。这样“一对二”的培训模式在上海农民培训中还属首次,前来听课的家庭农场主都对这样的授课方式感到满意。
作为2009年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的“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也在我区顺利推进。今年我区计划培训3100人,各街镇的村(居)干部、村(居)工作人员等农村基层管理者,专业农民以及有积极性的普通农民都被列为培训对象,目前已完成计划数的90%。从电脑的入门知识到上网搜索信息、制作演示文稿等,培训分为入门班、应用班和提高班三个层次,旨在让农民进一步享受信息“高速公路”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