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民工就业之一——打个免费电话,工作竟然找到了
产生日期:2009-02-17 02:33 来源: 中国上海网站
春节后的第二波返程客流高峰如期而至,上海火车站南广场熙攘的人群中,有许多扛着大包行李的农民工。
现场政策咨询、招工信息展板、免费求职平台……走出火车站的来沪求职打工者,立即感受到一股暖意——“进城务工、帮您解难”,2月12日,闸北区举办的一场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引来热切关注。
求职热线服务农民工
第一次来沪的江西姑娘刘雅丹刚下火车就得到幸运的眷顾。在现场一家职介机构的咨询台前,她填写了求职登记表,并拨通免费的求职热线,录入个人信息与求职意愿,很快她便收到一条短信。进一步的接洽也令人满意,她顺利通过了两家公司的面试。
来自江苏宿迁的小伙子周成郊却没有马上获得合适的岗位。他来上海已有两个年头,曾在浦东一家酒店做传菜员。因为酒店经营状况不理想,他在年前递交了辞职报告。不过,小周蛮有信心:初中毕业后,他与同村年纪相仿的小伙子一道,在家乡参加过2个月的职业培训,掌握了服装、电子等制造行业的一些必备技能。在职介机构做了登记,小周一脸轻松地说,“我觉得找到工作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家职介机构的负责人介绍道,他们向农民工推出求职热线服务,只要拨打一个免费电话,工作就会“自动找上门”。“我们无偿提供大约5000个有效岗位信息,并且做了逐一核实。如果求职者的基本情况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求职者将会收到一条包含用人单位联系方式的短信。”这不仅为求职者提供了准确的招聘信息,也为用人单位开辟了高效的招工渠道。
就业政策惠及农民工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上半年,来沪农民工的就业形势不乐观。昨天从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从去年开始,一些外贸企业的订单减少,企业面临较大压力,因此今年此类岗位会相对缩减。相较之下,上海正加紧建设世博工程,预计建筑部门还能提供一部分岗位。而上海的许多传统服务业,长期以来一直由农民工担当,岗位需求基本稳定。
对于来沪找工作的农民工,有关部门会积极提供各项求职服务。由于大批农民工还在返城途中,目前本市各区县劳动保障部门正通过乡镇街道、社区工业园区和物业公司等关注农民工集中居住地区,对他们的数量以及企业岗位变动情况调查监控,动态信息实行两周一报。元宵节过后,上海将根据返城找工作的农民工数量多少、找工作的时间长度,对就业形势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
上海近几年大力开展培训,已使大批在沪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就业、创业技能。这也对输出省市的经济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据介绍,一部分在沪打工的农民工选择回家乡自己创业。
农民工维权意识增强
针对农民工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维权问题,从本月初开始,上海19个区县来沪人员就业管理机构陆续在交通集散点、车站、企业、社区、建筑工地等场所设立现场宣传咨询点,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向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宣传综合保险等政策法规。
“怎样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是什么?”在活动现场一排展板前,许多围观的农民工不时会心一笑。来自安徽蚌埠的李成松说,“我当然知道劳动保障的重要性,不然工作不安心”。
据了解,农民工咨询的问题大多集中于合同签订、保险缴纳、纠纷调解等方面。“农民工越来越理性,懂得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而企业用人单位,也逐渐明白规范有序的用工制度对于生产经营的重要意义。”闸北区劳动监察部门一位人士透露,自《劳动合同法》实行以来,企业参保率逐年上升,截至2008年底,该区所辖企业已为8.6万职工办理综合保险。
现场政策咨询、招工信息展板、免费求职平台……走出火车站的来沪求职打工者,立即感受到一股暖意——“进城务工、帮您解难”,2月12日,闸北区举办的一场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引来热切关注。
求职热线服务农民工
第一次来沪的江西姑娘刘雅丹刚下火车就得到幸运的眷顾。在现场一家职介机构的咨询台前,她填写了求职登记表,并拨通免费的求职热线,录入个人信息与求职意愿,很快她便收到一条短信。进一步的接洽也令人满意,她顺利通过了两家公司的面试。
来自江苏宿迁的小伙子周成郊却没有马上获得合适的岗位。他来上海已有两个年头,曾在浦东一家酒店做传菜员。因为酒店经营状况不理想,他在年前递交了辞职报告。不过,小周蛮有信心:初中毕业后,他与同村年纪相仿的小伙子一道,在家乡参加过2个月的职业培训,掌握了服装、电子等制造行业的一些必备技能。在职介机构做了登记,小周一脸轻松地说,“我觉得找到工作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家职介机构的负责人介绍道,他们向农民工推出求职热线服务,只要拨打一个免费电话,工作就会“自动找上门”。“我们无偿提供大约5000个有效岗位信息,并且做了逐一核实。如果求职者的基本情况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求职者将会收到一条包含用人单位联系方式的短信。”这不仅为求职者提供了准确的招聘信息,也为用人单位开辟了高效的招工渠道。
就业政策惠及农民工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上半年,来沪农民工的就业形势不乐观。昨天从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从去年开始,一些外贸企业的订单减少,企业面临较大压力,因此今年此类岗位会相对缩减。相较之下,上海正加紧建设世博工程,预计建筑部门还能提供一部分岗位。而上海的许多传统服务业,长期以来一直由农民工担当,岗位需求基本稳定。
对于来沪找工作的农民工,有关部门会积极提供各项求职服务。由于大批农民工还在返城途中,目前本市各区县劳动保障部门正通过乡镇街道、社区工业园区和物业公司等关注农民工集中居住地区,对他们的数量以及企业岗位变动情况调查监控,动态信息实行两周一报。元宵节过后,上海将根据返城找工作的农民工数量多少、找工作的时间长度,对就业形势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
上海近几年大力开展培训,已使大批在沪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就业、创业技能。这也对输出省市的经济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据介绍,一部分在沪打工的农民工选择回家乡自己创业。
农民工维权意识增强
针对农民工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维权问题,从本月初开始,上海19个区县来沪人员就业管理机构陆续在交通集散点、车站、企业、社区、建筑工地等场所设立现场宣传咨询点,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向农民工和用人单位宣传综合保险等政策法规。
“怎样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是什么?”在活动现场一排展板前,许多围观的农民工不时会心一笑。来自安徽蚌埠的李成松说,“我当然知道劳动保障的重要性,不然工作不安心”。
据了解,农民工咨询的问题大多集中于合同签订、保险缴纳、纠纷调解等方面。“农民工越来越理性,懂得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而企业用人单位,也逐渐明白规范有序的用工制度对于生产经营的重要意义。”闸北区劳动监察部门一位人士透露,自《劳动合同法》实行以来,企业参保率逐年上升,截至2008年底,该区所辖企业已为8.6万职工办理综合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