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开展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评估工作
产生日期:2007-04-18 07:17 来源: 上海市农委办公室
春暖花开,气温适宜,正是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大好时节。上海市渔政处根据《2007年上海市自然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计划》,加紧组织实施淀山湖及黄浦江上游水域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估工作。
在青浦区、松江区渔政管理站的配合下,在苗种培育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市渔政处已基本完成了淀山湖和黄浦江上游水域春季鱼种增殖放流任务。据统计,淀山湖共增殖放流鲢鳙鱼种3万公斤,鲤鱼鱼种5000公斤,花骨鱼15万尾,黄颡鱼10万尾,中华绒螯蟹扣蟹10万只。黄浦江上游共增殖放流鲢鳙鱼种1万公斤,鲤鱼鱼种5000公斤,花骨鱼30万尾,黄颡鱼10万尾,中华绒螯蟹扣蟹10万只。
本市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工作也同步进行。承担评估工作的上海水产大学和上海市水产研究所课题组,先后于3月18日、24日和27日前往放流现场对部分放流苗种进行了标志。标志放流是目前评价放流效果的通用方法。首先对一定比例的放流鱼种进行标志,然后通过回收渔民捕捞的标志鱼,对其进行分析,掌握放流鱼种在自然水域中的分布、存活率、生长等情况,从而对放流效果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
本次标志主要采用飘带标记和挂牌标记两种方法。飘带标记方法是将长约6厘米,宽3毫米的软性飘带针刺穿过鱼背鳍基部,飘带卡住后,将针剪断。飘带有蓝、绿、橙三色,飘带标记序列号由SH和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挂牌标记法是将蓝色号码牌通过标记枪打在鱼的背鳍基部,号码牌为蓝色,序列号由S和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飘带标志法具有对鱼损伤轻、影响小、易发现等优点。
本次标志放流鱼种共3314尾。在标志前,课题组人员对每一尾鱼都进行了体长、体重等生物学参数的测定。淀山湖水域共标志各类鱼种2947尾,其中487尾鲢鱼平均体长25厘米、体重114.7克;1451尾鳙鱼平均体长22.6厘米、体重345.4克;1009尾花骨鱼平均体长14.5厘米、体重66克。黄浦江上游水域共标志鲢鳙鱼367尾,其中135尾鲢鱼平均体长16.6厘米、体重89克;232尾鳙鱼平均体长14.7厘米、体重77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