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区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成效显著

产生日期:2006-11-28 03:32      来源: 上海市农委办公室

    上海松江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民增收的文件精神,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和反哺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抽样调查统计分析,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农民人均收入743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预计全年农民人均收入将达到9230元,同比增长10%以上。


    一、全力推进非农就业。1-9月,全区推进农村富余人员就业11148人。各镇挖掘潜力,千方百计推进非农就业。石湖荡镇出台优惠政策,对吸纳本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企业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佘山镇对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用工满1年以上,且为职工交纳社会保险的,一次性给予企业每人2000元的补贴。


    二、不断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一是提高老年农民的养老金。从今年4月起,全区老年农民的最低养老保障标准从75元/月提高到100元/月,年龄从65岁放宽至女55岁、男60岁。大多数镇还提高了养老金发放标准,如洞泾、方松镇(街道)等达到250元/月。二是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做到"应保尽保"。截至9月底,全区已有48635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投保率达到96%,累计农保退养补贴金发放人数达到36593人,人均每月115.8元,比去年增加45元。三是建立农民非农就业用工最低保障制度。农民用工实行最低小时工作制,合同工工资每月不低于750元,季节性临时工工资每小时不得少于3.5元。四是积极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医疗的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农民大病报销限额从2004年的2万元、2005年的5万元提高到今年的6万元。同时减免村卫生室"三费"等。


    三、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全区已成立粮食、蔬菜、花卉等专业合作社67家,合作社规模经营面积12.6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9.3%。全区累计1公顷以上规模经营面积18.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2.6%,其中粮食为12.9万亩,规模化程度达78%;蔬菜为2万亩,规模化程度达到73%,分别比去年提高27%和23%。


    四、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前三季度,区增收办组织开展上海市专业农民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共6299人参加培训,超额完成全年培训计划。还举办全区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帮助他们提高致富能力,努力培育一代新型农民。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