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005号提案的答复

产生日期:2023-06-05 09:40      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民革上海市委提出“关于加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传承力度,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孕育形成了数量众多、形态多样的农业文化遗产,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智慧,在保障供给、保护生态、传承文化、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你们的提案从上海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的现实出发,对于保护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当下和今后的工作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上海市根据农业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相关要求,积极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由于上海自然、历史条件先天不足,客观上较难挖掘出传承100年以上,并在农业物种起源、重大技术和制度创新传播有重要意义的文化遗产。目前,上海没有国家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随着上海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推进,部分郊区偶有农耕主题博物馆、村史馆建设和自发举办的农耕文化主题活动。

(一)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推进机制

由我委牵头,会同市住建委、市水务局、市规资局、市教委、市文旅局等部门建立工作协作关系,各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推进相关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如市规资局编著《上海乡村传统建筑元素》、《上海乡村空间历史图记》等著作,对归纳和提取本市乡土建筑元素、塑造上海独特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市水务局在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具有上海特色的农业水文化,提升水利工程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助力乡村振兴。市教委鼓励高校围绕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传承,开展相关研究布局,不断壮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的传承力量。

(二)汇聚多元力量,深入挖掘遗产项目

进一步落实区政府申报主体责任,建立本市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联络工作机制,各区农业农村委分管副主任作为该项工作的负责人,相关科室科长作为工作联络员,形成了上下贯通、协调有力的工作体系。与民革上海市委员会加强工作联系,就排摸农耕文化底数、发掘传承保护等工作进行工作交流,充分听取相关工作意见与建议。委托上海奉贤区团结一号文化发展中心,开展传承农业文化遗产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的研究,形成专题研究报告,为推进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提升乡风文明提供工作参考。

(三)强化工作指导,提升申报项目质量

组织各区联络员参加农业农村部举办的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培训班,通过对政策解读和经验典型等培训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各区在遗产申报、规划编制、保护利用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根据农业农村部要求,我委先后组织各涉农区持续参加第五、六、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其中,在申报第七批项目前,通过实地调研、视频会议等形式,对申报项目进行情况核实;充分征求委内相关业务处室意见,并邀请农业农村部专家对各区预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并提出意见,指导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目前,上海金山蟠桃复合栽培系统材料比较丰富完整,作为上海市推荐的第七批申报项目已报送农业农村部。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深入发掘农业文化资源

根据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要求,我委会同市相关部门、专家继续指导各区在摸清文化家底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各区农业文化资源数据库,深入研究、阐释相关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

(二)不断提高保护传承水平

我委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农业文化遗产规划编制,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地图定位等技术,积极引入科研院所等专家力量,进一步做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提高保护传承水平。

(三)指导做好相关申报工作

我委适时召开联络员工作会议,适时举办“乡村文化建设”、“文化遗产管理”等主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加强交流、总结经验,部署推进相关申报工作。同时,邀请农业农村部、民革上海市委员会、市属高校的相关专家加强工作指导,进一步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年5月8日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