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0528号提案的答复
蔡友铭、罗利军、李建颖等委员提出“关于加快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替代草炭’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办理答复情况如下。
近年来,随着本市食用菌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双孢蘑菇在本市地产食用菌产量的占比逐步提高。据统计,2021年本市地产食用菌总产量为3.5万吨,其中双孢蘑菇9675.1吨、居第一位。双孢蘑菇产业主要集中在金山区廊下镇,其双孢蘑菇产量占上海地产总量的90%。2020年全镇蘑菇年产量9299.73吨,一产年产值1.02亿元,一二产总产值2.82亿元。金山区正在致力打造“蘑菇小镇”,双孢蘑菇产业已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在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丰富“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农业农村委十分重视和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把食用菌产业作为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模式加以扶持,充分利用食用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争资源的特点,以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稻田、林地等综合种养效益。一是科技兴农项目支持农科院等食用菌优势研发单位开展食用菌种源开发,努力打破发达国家在食用菌品种上的垄断。目前,上海的一些食用菌品种,如香菇、真姬菇、猴头菇的新品种已获得独立知识产权,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二是支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支持本市食用菌产业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获得丰硕的成果,涌现了雪榕、丰科、光明森源等食用菌工厂化龙头企业,市农科院获建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农村部食用菌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以菌种开发、工厂化生产等为主的技术研究中心,“香菇种质创新和系列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市农科院谭琦研究员成功遴选为新一轮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三是充分利用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支持引导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发展以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其产业链后端产生的菌渣还可生产为水稻、蔬菜、花卉的优质有机肥,形成了秸秆制作基料生产食用菌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成为上海都市生态循环绿色农业的典型。四是支持食用菌产业项目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支持食用菌企业的高质量产业项目,以直接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主要支持产业项目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目前,上海双孢蘑菇产业发展面临菌丝覆土材料草炭稀缺的问题,必须加大科技创新,破解技术瓶颈。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市科委,进一步加大对上海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以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支持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结合产业实际,整合资源力量开展相关研究;同时积极协调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相关资源,助力突破技术瓶颈,逐步减少双孢菇产业对草炭资源的依赖,切实保障本市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的健康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年5月14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