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107号提案的答复

产生日期:2021-06-04 14:04      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发掘上海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办理答复情况如下。

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提案从当前乡村文化相对衰落的现实出发,对如何开展乡村文化振兴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当下和今后的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农业农村委、市文化旅游局等部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重追寻乡村文化基因,体现乡村人文价值,弘扬时代新风。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同时保护乡村文化、弘扬时代新风。

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评定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6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37个。在创建过程中要求保护传统建筑、农业遗迹,建立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活态传承机制;因地制宜搭建文化展示平台,延续乡村历史文脉;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积极引导村民革除陈规陋习,广泛开展新时代好家风好家训建设,弘扬优良家风。努力将乡村建成宜居“美丽乡村”,建成村民的“精神家园”。

一是全方位挖掘乡村故事,多角度展示文化特质。各村在历史追溯、名人寻访、典故收集、遗迹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全面加大,多角度、多维度挖掘乡村故事,体现各自特点、展示各自魅力。奉贤区沈陆村将沈志昂烈士故居建成“忆红居”纪念馆,整理烈士家书三十七封并出版发行,2020年“忆红居”列为奉贤区四史教育打卡点。松江区南杨村建设“百草园”,讲述松江府衣被天下传奇,展示土布染织技艺,已成为华东师范大学非遗教学实践基地。

二是加强文化惠民,体现“以文化人”的感召力。将新时代文化实践站、党建服务站、睦邻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村史馆、乡愁馆、文化馆等有机结合,让村民在接受新时代文化教育、享受日常睦邻活动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阵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引导作用。奉贤区杨王村建设家风馆、民风馆、村风馆,让特色“家文化”品牌深入人心。浦东新区大河村通过对村发展历史的整理,形成年代表、大事记,反映乡村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激发村民对家园的自豪感。闵行区同心村修复历史建筑金氏祠堂,整理乡贤开设义庄、救济乡里的历史,宣传仁义、诚信、勤劳的传统美德,已成为闵行文化客堂间、同心村新时代文化实践站。

三是做好“文化+”文章,彰显“以文兴业”的吸引力。通过对乡村物资特产、传统工艺的展陈,促进文化创意、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宝山区花红村盘活毛塘宅废旧仓库,打造演绎中国传统耕织文化体验式主题农场——“耕织园”项目,游客在此可“习农事、 辨六谷、制米食、识棉花、认染料、养桑蚕、学大寨”,闲品咖啡茶香,享受田园自然中的惬意时光。

二、在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同时加强保护、传承和发展

一是注重挖掘和传承本地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市文化旅游局加强对“非遗在社区”指导,鼓励各涉农区发展具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如金山农民画,嘉定草编、竹刻,松江顾绣等,加强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历史记录和挖掘工作,深入推动本市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市农业农村委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认定工作的通知》(农办社〔2020〕10号)要求,组织9个涉农区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申报工作。截止到目前,金山区已完成申报项目遴选和材料准备工作。市农业农村委以农民体育为抓手,持续加强对滚灯、莲湘、排舞、舞龙等农村传统健身项目的扶持和资助创新,开展特色健身项目品牌提升工作,推动特色健身项目的普及与发展,进一步扩大健身项目群众基础,促进传统项目进一步提质增能。

二是大力推广乡村文化旅游线路。围绕“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的建设主线,市文化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委积极发展农旅文融合发展产业项目,不断深化农村生态品质、努力传承挖掘提升乡村文化内涵。2020年向全社会发布了18条乡村旅游特色线路,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五星级精品企业(园区)8家、四星级7家、三星7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发掘传统的乡土习俗、历史遗址,融入现代文化元素,营造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氛围。先后打造了奉贤“穿梭古今,寻梦心中桃源”,松江“畅玩三净之地品味上海之根”等项目。市文化旅游局鼓励远郊乡村开设形式多样的各类民俗节庆活动,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通过开展“长三角古镇过大年”“长三角古镇非遗灯彩荟”等活动,大力宣传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及农村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已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驱动力。

三是引入社会资本挖掘乡村文化特色促进产业发展。松江区兴达村引入“八十八亩田”创业团队,以民宿为载体,开展线上推广、深挖消费潜力,推广“松江大米”,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叶榭软糕”,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每月营业额超过35万元,吸纳大学生和本村村民就业共计20多人。上海国盛集团和奉贤区青村镇围绕“黄桃+”发展吴房村农创旅游、乡村民宿、医药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三、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市农业农村委、市文化旅游局将继续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下,一要继续坚持农民主体原则,鼓励和支持挖掘本区域年轻人和传承人参与非遗传承,并将优秀人才列为“乡土人才”,做到非遗保护常态化、层次化、梯队化。二要继续深化“非遗在社区”项目,积极引导和培育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和项目继续扎根社区和上海远郊乡村社区生活圈、服务圈和商业圈,通过引导培育示范项目和示范点,作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三要根据《关于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水平的若干措施》(沪乡村振兴办〔2021〕7号),指导各区、镇在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创建过程中加强乡村文化特色符号提炼、加大文化产业的植入力度、加强文创产业项目扶持等,在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过程中持续发掘上海乡村文化,深层次激发文化软实力。

标签:

分享到:

字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