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818号提案的答复

产生日期:2018-11-15 06:41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

办理结果:留作参考

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818号“关于解决绿色生态农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绿色生态农业工作的关心,您提出的建议很有参考价值,市农委、市金融办领导十分重视,近期就这一问题会同市财政局、上海银监局等部门进行了商研,形成了答复意见。

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近年来,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质量效益为目标,把增加绿色农产品供应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打造产品绿色、产出高效、产业融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区。2018年5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沪府办发〔2018〕21号),提出通过三年努力,本市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绿色农业发展新格局。

正如提案论述,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已成为社会共识,“绿水青山”是实现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核心环节,为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市农委、市金融办、市财政局、上海银监局等部门研究实施了一系列信贷扶持措施。

一、建立财政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本市自2008年起采取市场化手段建立了财政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设立市级财政支农贷款担保专项资金1.1亿元,以银保联合、中投保直接担保两种模式,银行按照基准利率放款,用于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融资难担保难问题。2017年,两种模式共完成贷款担保451笔,放款金融3.62亿元,年末在保余额2.9亿元。

为进一步发挥财政支农担保专项资金的作用,根据财政部、农业部、银监会《关于财政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意见》(财农〔2015〕121号)相关精神,市财政局会同市农委、市金融办积极开展研究并制定了《关于完善本市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财政支持政策意见的通知》,经市政府同意后已正式印发(沪府办规〔2018〕20号)。通知明确由市级财政设立2亿元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资金用于支持本市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涉农担保,具体业务由上海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运作管理,农业贷款担保规模以农业担保资金的15倍为限,贷款担保金额可达到30亿元。服务对象聚焦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小微农业企业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对于符合条件的贷款业务还可享受担保费补贴和贷款利息补贴,进一步降低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二、研究制定扶持绿色食品生产奖补政策

围绕贯彻实施《上海市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市农委着力提升绿色农产品生产能力,提高绿色食品的供应量,进一步加大绿色食品认证的工作力度,稳步提升绿色食品供给率。市农委正会同市财政局研究对绿色食品实行奖补政策,2019年计划安排市级财政奖补资金5345万元,对绿色稻米、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给予奖补。其中,针对绿色稻米,市农委初步考虑对每吨绿色稻米奖励400元,单个经营主体奖励上限为20万元。另外,对绿色食品认证过程中的审核、标志使用、产地环境检测、产品检测等相关费用给予补贴,单个经营主体补贴8000元。

三、推动形成农业金融信用机制

良好的信用状况是便利绿色农业企业融资的基础,特别是竞争实力强、市场信誉好的绿色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直是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2017年12月,市金融办、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监局印发《关于本市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沪金融办〔2017〕223号),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生态农业信贷资金投放,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持续提升绿色生态农业金融服务覆盖面。一是开展农村土地权益抵押贷款试点,稳妥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目前上海农商银行、邮储银行上海分行已累计对金山区、青浦区优质农民合作社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约1.1亿元。二是创新生态农业融资抵(质)押方式,如上海农商银行针对绿色农业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开发了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质押、保理等业务,嘉定民生村镇银行与安信农保合作开展“农贷通”业务,金山惠民村镇银行创新农业生物资产质押、农业生产附属设施等担保方式,上海农商银行针对绿色农业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开发了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质押、保理等业务,奉贤浦发村镇银行与奉贤区农机站合作对农机补贴对象提供信用贷款等。三是对绿色生态农业信贷实行优惠利率,崇明沪农商村镇银行绿色生态农业贷款利率比一般贷款低10-20%,自成立以来累计为农业客户减少利息支出达1000余万元。2018年6月,上海银监局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对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实施监测的通知》要求,指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工作方案。四是推动绿色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在全国率先推出冬淡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及夏淡蔬菜价格保险;与上海新湖瑞丰金融公司开展“期货+保险”的跨金融市场创新合作,推出我国第一个鲜活农产品期货品种——鸡蛋期货;2016年起在松江、浦东地区,开展粮食作物收入保险试点;2018年3月在松江区试点耕地力指数保险,为国内首份针对耕地质量保护推出的保险产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17年末,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838.08亿元,较上年增长129.26亿元,增幅7.56%,实现上海地区1593个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缓解绿色农业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绿色农业企业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在沪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要利用金融监管手段,引导商业银行实行贴近绿色农业特点的差异化信贷机制;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财政金融配套扶持政策,提升商业银行加大绿色农业信贷投放的积极性;金融机构要因地制宜开发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模式;绿色生态农业企业也要完善自身财务制度,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获得信贷营造良好基础。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新三板”挂牌等多种直接融资渠道。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本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会同市财政局、上海银监局等部门以绿色生态发展为引领,继续做好现有各项信贷支持政策和农业扶持措施,加强政策宣传;继续加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持续推出与绿色农业企业信用状况和评级相结合的融资授信服务,对诚实守信的绿色农业企业在授信额度、授信成本、抵押物范围、还款方式等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研究开展农业品牌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探索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等权益抵押贷款试点的可行路径,努力扩大绿色农业企业有效抵押物范围,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绿色生态农业金融产品,进一步解决绿色生态农业融资难问题。

再次感谢您对上海农业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

2018年11月15日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