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柑橘行业2018年全产业链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分析报告
产生日期:2018-11-07 01:14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信息中心
中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世界上柑橘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百果之首,中国柑橘种植面积、产量居世界之首。我国柑橘生产重点省份有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四川、广西、广东、江西、重庆和台湾10省,其次是上海、贵州、云南、江苏等,陕西、河南、海南、安徽和甘肃也有种植;全国可以种植柑橘的县有985个。农业部发布了2009-2015年柑橘优势生产规划,明确了5个柑橘优势生态区,一是长江上中游柑橘带,湖北秭归以西、四川宜宾以东,以重庆三峡库区为核心的长江上中游沿江区域,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左右;二是赣南-湘南-桂北柑橘带,以江西赣州、湖南永州、邵阳和广西桂林、贺州等地,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15%左右;三是浙-闽-粤柑橘带,东南沿海地区,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20%以上;四是鄂西-湘西柑橘带,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12%左右;五是特色柑橘生产基地,这些区域因其品种及生态条件独特,成为我国柑橘产业中极具特色、不可或缺的柑橘特色基地,即南丰蜜橘基地、岭南晚熟宽皮橘基地、云南特早熟柑橘基地、丹江库区北缘柑橘基地和柠檬基地,占到全国柑橘面积和产量的10%以上。上海柑橘规模栽培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主栽种类以早熟温州蜜柑为主,宫川占总量的90%左右;2010年以来,先后开展了青浦红柚、红美人的引种栽培,到2018年,两个品种的栽培面积均超过了1000亩。
一、上海柑橘行业近五年回顾
(一)2013-2017年上海柑橘生产情况
1、柑橘生产面积
2017年柑橘生产面积比2016年继续减少5200亩,约为6.03万亩,占果树生产总面积的26.3%,与2016年基本持平。
图1 2013-2017上海柑橘生产面积
(数据来源: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调查表)
2、柑橘亩产量
2013-2017年,柑橘的平均亩产为2085公斤,亩产量大小年情况明显。受种植面积减少影响,2017年总产量仅有12.28万吨,为近年来最低产量。
图2 2013-2017柑橘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调查表)
3、柑橘栽培品种
2017年上海柑橘栽培品种主要为‘宫川’、‘尾张’、‘兴津’、‘马家柚’和‘满头红’等,其中‘宫川’占全部栽培面积的90%以上。
(二)2013-2017年上海柑橘销售情况
1、田头价与产值情况
近五年上海柑橘田头价格平均为1.62元/公斤,2014年柑橘丰产,田头价仅1.01元/公斤,近四年来田头价呈逐步上升趋势,2017年田头价格首次突破2元/公斤,达2.23元/公斤。近五年总产值一直维持在2-3亿元,2017年为2.74亿元。
图3 2013-2017上海柑橘田头价格与产值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调查表)
2、批发价情况
通过分析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与分析预测系统10月到次年3月的柑橘批发价,可以看出柑橘批发价从10月份中的高位到12月中旬左右降至最低,再到春节前后再小幅上涨,批发价比田头价高30%以上。
3、销售国产柑橘情况
上海销售国产柑橘总量逐年上升,从2013年32万吨到2017年42.5万吨。主要货源来自湖南、江西、四川、福建等地。
表1 上海销售国产柑橘数量表(万吨)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
湖南 |
6.5 |
7 |
7.5 |
7.5 |
8 |
湖北 |
2.5 |
2.5 |
2.5 |
2.5 |
2.5 |
广东 |
1 |
1.5 |
1.5 |
2.5 |
2.5 |
广西 |
2.5 |
2.5 |
3 |
3 |
3.5 |
福建 |
5 |
5.5 |
5 |
5.5 |
5 |
江西 |
6 |
6 |
7 |
7.5 |
7.5 |
浙江 |
2 |
2 |
2 |
1.5 |
1.5 |
云南 |
0.5 |
1 |
1.5 |
1.5 |
1.5 |
四川(含重庆) |
5.5 |
6 |
7 |
8 |
8.5 |
其他 |
0.5 |
1 |
1 |
1.5 |
2 |
合计 |
32 |
35 |
38 |
41 |
42.5 |
注:2017年度数据为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
图4 2013-2017年上海销售国内柑橘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
4、上海地产柑橘销售去向
上海地产柑橘销售主要靠商贩收购,运往苏北、山东、东北等地销售,销量约占总量的80%,还有约20%销量进入上海市场。
(三)2013-2017年上海柑橘进出口情况
1、进口种类与数量
柑橘类进口主要以橙和柚为主,橙类占70%左右,2016以后上升到80%左右。进口量逐年增加,从2013年的4.6万吨到2017年22.96万吨,年均增长49%。
表2 柑橘类水果进口数量表(万吨)
年份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柑橘类总量 |
4.62 |
4.90 |
8.26 |
12.75 |
22.96 |
橙 |
3.36 |
3.32 |
6.12 |
10.18 |
18.63 |
橙占比 |
73% |
68% |
74% |
80% |
81% |
图5 2013-2017上海柑橘类进口量(万吨)
(数据来源:农业部农产品监测预警数据仓库)
2、进口国别与价格
橙主要进口自埃及、南非、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2017年橙进口单价约为7.3元/公斤;柚类主要进口自南非、以色列、埃及、泰国、美国等国。埃及橙进口增加迅速,2017年柚进口单价约为7.98元/公斤。
表3 柑橘类水果进口国别表(2017)
橙进口国别 |
柚进口国别 |
||||
国家/地区 |
数量(万吨) |
占比 |
国家/地区 |
数量(万吨) |
占比 |
埃及 |
6.18 |
33.2% |
南非 |
1.2 |
60.3% |
南非 |
4.97 |
26.7% |
以色列 |
0.49 |
24.6% |
美国 |
3.13 |
16.8% |
埃及 |
0.13 |
6.5% |
澳大利亚 |
3.02 |
16.2% |
美国 |
0.07 |
3.5% |
西班牙 |
1.22 |
6.6% |
塞浦路斯 |
0.04 |
2.0% |
其他 |
0.1 |
0.5% |
泰国 |
0.03 |
1.5% |
其他 |
0.03 |
1.5% |
3、地产柑橘创汇情况
地产柑橘遇到高产滞销影响,才会选择出口创汇,主要由上海前卫柑橘有限公司出口加拿大等地,2012-2016年平均出口量约1000吨,年平均创汇270万美元左右,但由于出口程序复杂,双方还没有建立良好的互信机制,上海地产柑橘出口阻力较大。
二、2018年上海柑橘行业总体趋势
据调查,近10年来全国宽皮柑橘面积总体减少,上海也不例外,从最高峰的16万亩持续减少到2017年的6.03万亩。全国宽皮柑橘面积减少的原因:(1)价格的持续偏低;(2)病虫害的爆发,南方产区如广东、广西、云南、浙江等黄龙病爆发;(3)可替代果类的发展,其它类柑橘如杂柑、橙等类发展迅速。从全国范围来讲,今年是柑橘生产的大年,产量会增加。就上海来讲,2018年也是柑橘生产的大年,产量势必也会增加。市场总体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中后期上市品种。(4)政策扶持导向。近年来,农业扶持力度逐步加大,政策补贴逐年增加,如种植水稻,不管产量如何,每年每亩均有 1000元的纯收入,而种植柑橘每亩产值仅2000多元,去掉人工、农资等支出所剩无几 ,因此大部分柑橘种植户改种粮食 、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5)树龄老化。崇明长兴、绿华地区的柑橘普遍于20世纪80、90年代,树龄一般在8~20年为结果盛期 ,超过 25年的桔树挂果性能减弱,抗逆性下降,产量和品质都将下降。
1、生产趋势
2018年,上海柑橘生产面积延续减少的趋势,预计比2017年减少2000-3000亩,在5.6-5.8万亩,亩产量比去年增加25-30%,总产量增加15%左右。
2018年上海地区柑橘成熟采收期在10月底至12月,总体成熟上市期与2017年比较偏早5-7天,外观优于2017年,品质比2017年略有提高,抢早采摘销售的状况继续减少。往年,橘农由于担心卖难,往往在10月上中旬柑橘未完全转色(七成熟)即采收。近年来,受柑橘成熟上市—品质提升—售价提高的实践影响,今年柑橘抢早采摘销售的状况将继续减少。
2018年上海地区柑橘品种的更新比往年有所加快。世界柑橘品种(宫川除外)的育种速度加快,新品种层出不穷,品种结构趋于合理化。杂柑新品种是目前市场的新宠和热点,如红美人、马家柚等,其具有品质优良、熟期差异大、个性化明显等特点,尤其在目前柑橘总量偏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杂柑新品种是柑橘新品种更新的不二选择。
组织形式趋于规模化。全市具有一定规模(30亩以上)的橘园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就各地而言,崇明区绿华镇、三星镇等地多为本地农民种植,散户占比约70%-75%,规模化占比25%-30%;长兴岛因上海柑橘龙头企业上海前卫柑橘有限公司位于本岛,其总体规模化程度较高,占比80%,散户占20%;横沙岛大多为浙江农民承包,散户占30%左右,规模化占70%左右。
2、市场趋势
根据市场表现,8月份云南、广西、福建特早熟柑橘售价高于上年行情20%左右;早熟、晚熟、优新品种继续看好,中晚熟品种会出现季节性滞销;温州蜜柑、椪柑较去年价格有所回落。
2018年,上海地产柑橘中约70%进入我国北方市场,主要运往苏北、山东、东北等地销售;约20%进入上海市场;还有约10%种植户自己消费。销售形式上,进入我国北方市场主要为批发;进入上海市场的主要分为三种,即田间采摘、电商等网络和上门批发,其比例大约为5%-10%、5%-10%和80%-90%。销售渠道中,采摘、精品礼盒、电商销售等将在往年的基础上有较大比例的增加。全市平均销售价格(田头价)预计略低于去年,在2.0-2.2元/公斤。
上海地产柑橘销售宜采用“分批采摘,分级销售”策略。目前,上海地产柑桔进行分级销售的比例大约为20%-30%,精细化分级(糖度定量分级)比例还很低。
目前中国橙汁饮料、罐头等加工柑橘类水果制品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水果加工消费拥有巨大增长空间。
3、贸易趋势
上海柑橘类水果的生产面积不断减少,柑橘消费量却逐年上升,柑橘类水果出口创汇的需求不大,且出口程序复杂,双方还没有建立良好的互信机制,预计2018年上海地产柑橘类水果将不会出口创汇。
受国内劳动力及土地成本的增加影响,上海进口柑橘类水果还将继续增加,橙柚类水果,橙汁等都会持续增长。电商等现代营销方式的介入和发展,也将促进柑橘类水果进口增加。中国与许多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关系增强,也对中国柑橘类水果进口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如2014年11月,中澳自由贸易协定(FTA)规定,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柑橘类水果将在8年内免除11-30%的关税,极大促进了澳大利亚橙类水果对中国的出口。2017年从美国进口的橙达到橙进口量的16.8%,今年的中美贸易战提高了从美国进口农产品的关税,会降低从美国进口橙的量。预计上海今年进口柑橘类水果将达到25万吨左右,冲击国内市场。
4、不确定性分析
1)生产环节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导致的不确定性
果农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是上海水果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柑橘生产又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尤其是柑橘的后期采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上海柑橘生产地区较为集中,地区的劳动力有限,导致了生产环节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了柑橘的生产成本。
2)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灾害的不确定性
柑橘类水果多为露地生产,对气象条件变化非常敏感。研究表明,气象条件变化可能会导致中国柑橘产量17.8%的波动。如出现低温寒潮,影响柑橘的采收时间及消费量,从而影响柑橘的价格。
病虫灾害是影响柑橘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病虫灾害多与气象灾害相伴而生,影响柑橘稳定生产。
3)消费需求的不确定性
水果消费量受居民收入水平和水果价格的影响显著。不同水果品种之间的消费具有一定的替代性,水果和蔬菜在消费上也有一定替代性,所以除水果价格外,水果与蔬菜的比价的变化对水果消费需求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水果消费量。
4)新型产销经营方式的不确定性
近年来,柑橘生产的组织形式趋于规模化,电子商务、线上采购、水果连锁超市等新型产销经营方式在水果行业方兴未艾、快速发展,对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开始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的采购和销售之间的地域限制,促进了生产与消费的对接,减少了不必要环节,对水果市场的影响程度也存在不确定性。
5)对外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
中国与许多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关系增强,对中国水果进出口贸易增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而地缘政治风险增加了中国水果贸易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中美贸易战,进口美国农产品关税的提高,将影响中国从美国进口橙柚类水果,降低美国进口橙柚类水果比例。
三、上海柑橘行业发展建议
1、近几年上海柑橘总生产面积在减少,但小品种栽培面积在逐渐增加,高品质高效益的新品种成功引入将会为提高上海地产柑橘市场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新品种的引种和试种的扶持力度,加大柑橘生产设施建设的投入。“红美人”品种因抗病能力弱,栽培要求高,且外省市发展的气象条件明显优于上海地区,上海不具备大面积发展该品种的比较优势,建议对该品种谨慎发展。
2、发展生态绿色生产技术。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水平;开展橘园生草,调节果园微生态环境,改变果园土壤的有机质、矿质养分、水分和物理性状等,进而影响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对于老龄橘园,应适当疏花疏果、控产栽培,保持树势;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强病虫害的测报工作,利用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潜叶蛾等害虫,树干上挂捕食螨防治柑橘红蜘蛛的危害,悬挂诱虫色板、性诱剂诱杀蚜虫、柑橘粉虱等害虫,喷施植物源、矿物源等安全高效农药。
3、改善目前小而散的柑橘生产经营模式,加强组织化、规模化合作社和企业的培养力度,鼓励新型产销经营方式,提升大型分级设备利用率,提高上海地产柑橘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
4、由于今年是柑橘生产的大年,预计中晚期柑橘销售情况不容乐观,建议上海柑橘生产者及时采摘成熟柑橘,适时销售,避免后期积压严重造成销售困难。
5、鼓励发展以柑橘为主题的农业旅游和相关产品的开发,加大一产与二、三产的融合,形成有上海特色的柑橘全产业链。
上海市农产品(瓜果)全产业链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分析团队
二〇一八年十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