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如何制种?

产生日期:2003-06-22 08:15      来源: 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要了解双孢蘑菇的制种技术,首先要明确什么叫菌种?食用菌的菌丝体生长在适当的培养基中,而用于栽培的产生食用菌子实体的叫做菌种,所谓菌种,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菌丝体,二是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料)。

蘑菇菌种制作的流程是:母种→原种→栽培种。

母种是应用菌类的孢子或组织(包括子实体、菌索和菌核)在琼脂培养基上萌发、分离提纯后得到的菌丝体。母种常用的培养基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简称PDA培养基),一般蘑菇制种常用的方法是用多孢挑单菌落的方法,来取得母种的菌丝体,而不是用组织分离的方法。一般生产上的用种都应该到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或有制种能力的单位买回经过出菇试验的母种试管,买回后只能扩管一次。扩管的次数太多,会发生变异,影响菌种的质量。一支母种试管能扩30-50支母种(一级种)。

原种(二级种)是将母种菌丝体(连同培养基)扩大到瓶装培养基上培育而成。在相同的培养基上再扩大一次,称为栽培种(三级种),一般一支母种(一级种)能扩3-4瓶原种(二级种),一瓶原种能扩50瓶栽培种(三级种)。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栽培种是谷粒菌种,现简述如下:

配方:熟麦粒9公斤(也可用小麦、燕麦、高梁、小米等)、硫酸钙30克、石膏120克,取无虫、无霉、无杂的谷粒清洗干净,用PH值在9以上的石灰清水浸泡12-16小时(视制种时的温度而定),浸泡后捞起,沥干,冲洗 ,然后放在锅中烧,烧开后继续煮,煮到麦粒胀大,而皮不破(煮的过程中要一直搅动)。捞起,沥干,摊开,晾干,拣去破裂的麦粒,即为熟麦粒。将预先准备好的石膏、碳酸钙与麦粒混合,拌匀后装瓶,塞上棉塞,进行消毒灭菌(消毒灭菌的压力为1.5公斤/厘米2,保温2小时),再缓慢放气,冷却后取出菌种瓶。

谷粒菌种易衰老,出黄色。在含水量大、气温高、贮藏期长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所以应根据抪种期来安排制种时间,争取在菌丝长到底后10-15天内进行抪种,以防菌种活性降低。

为防止菌种老化,生产上常用的方法是在麦粒里混入5%左右、经石灰水处理的麦桔碎片和5-10%左右的经晒干粉碎的蘑菇培养料。

谷粒菌种制作的关键技术是熟麦粒的含水量。如麦粒含水量偏干,菌丝长得就慢,如偏湿,麦粒易破裂,甚至麦粒粘在一起易污染菌种。


标签: 蘑菇 双孢 制种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