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水稻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病虫情报总第四期
(粮油第1期)
根据我市近年主要病虫发生特点,结合耕作制度、越冬虫源基数、天气趋势预报等综合分析,预计2019年全市水稻病虫害总体发生趋势为中等至偏重。其中,虫害以稻纵卷叶螟、三种飞虱、螟虫为主;病害以水稻纹枯病、恶苗病、稻曲病、稻瘟病、穗腐病为主,水稻病虫总计发生面积约1600万亩次。
一、发生趋势预测
1、稻纵卷叶螟。预计四(2)代偏轻发生,五(3)代、六(4)代中等发生,局部偏重,总计发生面积330万亩次。
2、稻飞虱。预计整体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面积560万亩次。其中,褐飞虱四(2)代、五(3)代轻发生,六(4)代偏轻至中等,发生面积180万亩次;白背飞虱偏轻至中等,发生面积160万亩次;灰飞虱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20万亩次。
3、螟虫。预计整体偏轻发生,局部中等,总计发生面积350万亩次。其中,大螟偏轻,局部中等,面积150万亩次;二化螟偏轻发生,面积200万亩次。
4、纹枯病。预计中等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130万亩。
6、稻曲病。预计偏轻至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
7、稻瘟病。预计偏轻发生,部分品种中等,发生面积30万亩。
8、恶苗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
9、穗腐病。预计偏轻发生,局部中等,面积50万亩。
二、预测依据
1、病虫基数
水稻“两迁”害虫迁入基数低。自2012年以来,稻纵卷叶螟四(2)代田间蛾量保持在较低水平。褐飞虱自2008年以来发生量锐减,特别是2018年全年灯下累计虫量为近十年来最低。
大螟越冬基数相对平稳,二化螟越冬基数持续增加。2018 年冬前调查,大螟越冬平均亩虫量242头,比上年367头有明显下降;二化螟越冬平均亩虫量755头,比上年同期718头略有上升,浦东个别田块亩虫量达到3万头。
纹枯病、穗腐病菌源量充足。水稻纹枯病一直是重发常发病害,穗腐病病原菌种类较多,近年水稻生育期天气、栽培模式对纹枯病、穗腐病发生有利。
恶苗病种子带菌率高。根据连续3年监测,全市主要品种恶苗病种子平均带菌率在10%~11%,部分品种恶苗病带菌率高达50%。
2、栽培习惯
全市感稻瘟病的品种播种面积近年有扩大趋势。部分农户习惯高播种量、高密度、高氮栽培,对病害发生和迁飞性害虫本地繁殖均有利。小部分农户喜欢种植超高产、杆粗、抗虫抗病性差的品种,对螟虫、稻曲病及稻瘟病发生有利。
3、外部环境
我市 8月~9月温湿度有利于褐飞虱繁殖;水稻封行至灌浆期(7月下旬~9月中旬),全市出现高湿或高温天气的概率高,对纹枯病、穗腐病发生有利。
西南部大部分土壤以青紫泥为主,保水性好,对纹枯病发生比较有利。
4、防治措施和近年趋势
我市近年对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药剂更新较快,药剂的防治效果好,有利于控制病虫发展。国家对水稻“两迁”害虫虫源地治理效果显著,近年来迁飞性害虫早期迁入我市基数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