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过程 关注细节——记奉贤区农民培训教学管理者郭萱昊
近年来,随着农民培训工作的全面铺开及逐步推进,奉贤区农业技术学校青年教师郭萱昊也逐步由一单纯的业务教师成长为一名农业培训教学管理的行家里手。自2004年9月担任学校培训科科长,郭萱昊经历了新型(专业)农民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培训、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培训。几年下来,作为专业教师,他能在讲台上挥洒自如;作为教学管理人员,他能把握过程,关注细节,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2011年农民培训,奉贤区农民培训总量在万人左右,作为学校业务科室的负责人,郭萱昊很清楚一点:成熟的培训机制可造就流畅的培训格局,但只有细节的严谨管理才能打造出高质量的培训效果。所以,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他带领科室同仁,贯彻学校“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培训管理,促进教育发展”的工作理念,从培训学员的建档、培训、入户指导、跟踪服务一整套完整的农民培训管理方案,进行细节推敲和完善。
近几年,根据农民培训网络,推荐培训名单,郭萱昊同志总要安排科室专人负责详细了解推荐名单人员基本情况,100%做到一人一档,并根据档案记录情况进行专业分类,培训项目确定,量体裁衣地制定出个性化培训方案,避免了培训“拉郎配”现象,为农民朋友真心实意地送上了他们所需的培训。随着农民培训的深入开展,这两年农民培训新开设课程每年都有不少,为保证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郭萱昊同志提出新开设课程任课老师要做到“两送一试一评”,即教师正式开讲前送教案、送课件,并且邀请相关专家听评试讲,获专家首肯后才可以正式开班讲授。这一举措,大大强化了奉贤区域农民培训的教学质量提高,对骨干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有着很好的促进效果。
数年的工作经历,养成了郭萱昊同志注重教学反馈的习惯。“一听二看三交流”是最好的教学反馈法。靠发几张调查纸,郭萱昊认为掌握不了真正的教学效果情况,真正的教学效果要靠现场听老师讲授,现场观摩学员投入度,课后拉家常式与学员交流,才能真正获得教学成效情况,学员掌握的情况。基于这样的工作观点,郭萱昊带领科室人员,经常蹲点在教学一线,了解一线最真实的情况,及时汇总分析,不断完善提高,把农民培训做的更实更强。
从小处着手,把握过程,关注细节,郭萱昊同志就是这样一名普普通通、兢兢业业的农民培训教学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