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东风西沙水库开工 "小青草沙"为沪第二大水源地

产生日期:2011-11-30 01:31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昨天,有着“小青草沙”之称的崇明东风西沙水库正式开工,这标志着上海市四大水源地战略格局即将形成,也标志着崇明岛长期以来守着长江却无好水可喝的窘境即将成为历史。作为上海第二大水源工程,水库于2014年建成后将惠及70多万市民。

  咸潮影响崇明取水

  崇明岛是我国的第三大岛,四面环水,其水资源来源主要靠降水补给以及已有涵闸引进的长江潮水。据有关数据统计资料,进潮量约占崇明岛地表水资源的90%,是崇明岛水资源的最重要来源。崇明岛目前依靠岛内水厂供水,岛内水厂约20个,均规模较小,且分散于内河取水,无集中水源地。每年1-3月是长江枯水期,长江口咸潮入侵严重。岛内水厂受此影响,供水质量严重下降。

  解决崇明的优质供水问题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06年随着青草沙工程的实施,市水务局提出了封堵东风西沙夹泓,利用其水域建设崇明岛水源地的规划。2011年上半年,东风西沙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计划2014年1月完工

  记者了解到,东风西沙工程其实就是青草沙工程的延续,因此,它也有着“小号青草沙”之称。水库规划面积约3.74平方公里,在设计上尽量做到了避开西沙湿地,把工程对周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同时,东风西沙水库是长江口第二座江心蓄淡避咸水库,也是黄浦江上游,长江口陈行、青草沙、东风西沙四大水源地工程的收尾工程。40万方蓄水量可惠及70多万市民。

  东风西沙工程拟定施工总工期约为27个月,计划于2011年11月开工,2014年1月完工。工程用以满足崇明岛近期和规划水平年(2020年)的供水目标,设计近期供水规模为21.5万立方米/日,远期供水规模为40万立方米/日,为崇明岛提供优质的长江原水,将惠及70多万市民。

  不仅如此,围堤临江侧的设计洪(潮)水标准采用100年一遇高潮位,库内侧的设计洪水标准则为库内最高蓄水位,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将解决集约化供水难题

  据介绍,作为本市“十二五”规划水务重点工程,东风西沙水库工程是解决崇明县集约化供水的关键,它将彻底解决崇明岛居民长期以来守着长江水却无优质饮用水的历史难题。

  在解决中心城区供水问题之后,水务局下一步将集中力量解决好郊区集约化供水工作。目前,本市郊区尚有70余座小水厂,布局分散,供水安全缺乏保障。按照本市“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要进一步完善两江并举,多源互补,水质优良,集约节约的公共供水格局,到2012年,郊区基本完成除崇明县以外地区的集约化供水;到2015年底,崇明县也将完成集约化供水。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