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辣椒病害的发生及防治预报

    1.病害发生程度预报:
   
    1.1辣椒灰霉病:中等发生年份概率60%,中等偏轻发生年份概率40%。
    1.2辣椒病毒病:中等偏重发生年份概率70%,中等发生年份概率30%
    1.3辣椒菌核病:中等偏重发生年份概率50%,中等发生年份概率50%。
   
    2. 预报依据:
   
    中心自2月初以来,分别到闵行、松江等区的蔬菜园艺场多次巡回调查,保护地栽培的辣椒开始发病期,将闵行区、松江区的系统测报调查数据与往年同期比较汇总如下:
    辣椒灰霉病:株发病率6-14%%,平均8.5%;病情指数1.5-3.5;平均2.25。去年同期株发病率19-32%,平均22.5%;病情指数4.75-8.0,平均6.5。比去年同期轻1倍多。
    辣椒病毒病:株发病率8-22%,平均9.5%。去年同期株发病率2-9%,平均4.5%。比去年同期病情重1倍左右。
    辣椒菌核病:株发病率3-11%,平均4.5%;病情指数0.75-3.75,平均1. 5。去年同期株发病率4-14%,平均6.5%;病情指数1.0-3.75,平均2.5。比去年同期病情略轻。
   
    3.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1月至今,除2月上中旬有过一段多阴雨天气外,其余以晴天较多,光照充足,特别是2月下旬以来,以晴天为主,温度回升较快,并出现连续数天最高温度达到20℃左右,至使今年气象定义的入春时间提早了10多天。天气条件有利于辣椒的生长发育,也利于保护地栽培的通风换气、控制病害的发生,所以的辣椒病害发生始见期虽与常年相同,但病情发展较慢。由于去年夏秋偏旱、利于传毒媒介发发生,辣椒种子带病毒率较高,加上今年早春温度回升快,利于病毒病发生与症状表现,病情发生相对较去年同期偏重。
    随着4-5月温度将进一步回升,传毒媒介进入活动盛期,将进一步满足病毒病的发生条件。
   
    4.防治意见:
   
    4.1  加强管理:
    4.1.1  注重开棚通风换气降湿,调节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4.1.2 施肥、浇水应小水小肥勤浇;防止大肥伤苗或大水漫灌,增加棚内湿度,引发病害。
    4.1.3清洁棚内环境:特别是日前发病重的棚,首先应摘除老叶、病叶,同时把病叶放入塑料袋中带出棚深埋。(摘除病叶时不要用手,最好用剪刀修剪,可减少传染)再用药防治可明显提高效果。
    4.1.4清理棚室周围的沟系,保证雨天沟内不积水,排水通畅,降低棚内地下水位,减轻病害的发生。
    4.1.5 及时防治蚜虫、蓟马、烟粉虱等传毒媒介。
    4.2. 药剂防治:
    4.2.1辣椒灰霉病:施佳乐、菌萨、扑海因、速克灵、农利灵800-1000倍喷雾。
    4.2.2辣椒病毒病:病毒A500倍、8%菌克毒克1000-1200倍、磷酸二氢钾800-1000倍喷雾。
    4.2.3茄子菌核病:好力克2000倍、扑海因、速克灵、农利灵800-1000倍喷雾,或50-100倍(病部)涂茎。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植保科 李惠明)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