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茄子病害的发生及防治预报
1.病害发生程度预报:
1.1茄子灰霉病:中等发生年份概率80%,中等偏轻发生年份概率20%。
1.2茄子褐纹病:中等发生年份概率70%,中等偏轻发生年份概率30%
1.3茄子菌核病:中等偏重发生年份概率50%,中等发生年份概率50%。
2. 预报依据:
中心自2月初以来,分别到浦东、闵行、松江等区的蔬菜园艺场多次巡回调查,保护地栽培的茄子进入发病始盛期,早春常见的主要病害均已发生。将闵行区、浦东新区、松江区、奉贤区的系统测报调查数据与往年同期比较汇总如下:
茄子灰霉病:株发病率12-44%%,平均17.5%;病情指数3.0-13;平均5. 5。去年同期株发病率18-52%,平均25.5%;病情指数4.5-17.75,平均14.5。与去年同期偏轻。
茄子褐纹病:株发病率16-64%,平均12.5%;病情指数4.0-16,平均8.5。去年同期株发病率22-65%,平均36.5%;病情指数8.5-20. 5,平均18.5。比去年同期病情偏轻1倍。
茄子菌核病:株发病率5-12%,平均7.5%;病情指数1.5-3.75,平均2. 5。去年同期株发病率4-10%,平均6%;病情指数1.0-2.75,平均1.5。比去年同期病情略重。
3.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2月至今,除2月上中旬有过一段多阴雨天气外,其余以晴天较多,光照充足,特别是2月下旬以来,以晴天为主,温度回升较快,并出现连续数天最高温度达到20℃左右,至使今年气象定义的入春时间提早了10多天。天气条件有利于茄子的生长发育,也利于保护地栽培的通风换气、控制病害的发生,所以大多数病害发生始见期虽与常年相同,但病情发展较慢。由于2月下旬与3月上旬有二次较强的寒流,对茄子造成轻微冻伤,易引发菌核病,所以病情发生相对较去年同期略重。
近阶段温度将进一步回升,因常年田间积累菌源较多,棚内实际湿度并不低,茄子又将进入生长盛期(封行),是灰霉、褐纹病、菌核病的感病、多发期,病原、寄主、环境都满足了病害的发生条件、而且发病的潜育期相对比早期短,如果后续有连阴雨天气出现,会助长病害的发生、蔓延。目前田间病情总体比去年、前年同期病情偏轻,且3、4月的中长期天气趋势预报与常年平均基本相近,由于前期管理上的差异,田间、棚与棚之间病情轻重差别较大,如不加强管理、注意定期、适期用药预防,后期有部分田块仍可能造成病害的重发,望各生产单位和各级植保员加强田间的巡回调查,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4.防治意见:
4.1 加强管理:
4.1.1 注重开棚通风换气降湿,调节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坚持早上(不低于12℃)要开棚通风降湿1小时,再关棚提温(缩短20-25℃的最适发病温度时间),中午控制棚内温度维持不超过30-32℃数小时,可抑制多种病的发生,收工前再开棚降湿半小时左右,防止夜间降温时造成作物茎叶结露,减少提供病菌侵入作物的机会。当晚间温度不低于16℃时,可以整晚不关棚,利于通风降湿、控制病害。
4.1.2 施肥、浇水应小水小肥勤浇;防止大肥伤苗或大水漫灌,增加棚内湿度,引发病害。
4.1.3清洁棚内环境:特别是日前发病重的棚,首先应摘除老叶、病叶,同时把病叶放入塑料袋中带出棚深埋。(摘除病叶时不要用手,最好用剪刀修剪,可减少传染)再用药防治可明显提高效果。
4.1.4清理棚室周围的沟系,保证雨天沟内不积水,排水通畅,降低棚内地下水位,减轻病害的发生。
4.1.5 用座果剂沾花处理时,混用速克灵(1:800-1000倍)
4.2. 药剂防治:
4.2.1茄子灰霉病:施佳乐、菌萨、扑海因、速克灵、农利灵800-1000倍喷雾。
4.2.2茄子褐纹病:好力克2000倍、世高1000倍、大生、达科宁600-700倍喷雾。
4.2.3茄子菌核病:好力克2000倍、扑海因、速克灵、农利灵800-1000倍喷雾,或50-100倍(病部)涂茎。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植保科 李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