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孙雷同志在本市解决柑橘卖难问题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
各区县农委:
12月24日,市农委与市林业局联合召开本市解决柑橘卖难问题座谈会。现将市委农办、市农委主任孙雷同志在座谈会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孙雷同志在本市解决柑橘卖难问题座谈会上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解决柑橘卖难问题的座谈会,主要是客观分析今年上海地产柑橘卖难,造成种橘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甚至亏损的原因,研究上海柑橘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召开今天这个座谈会?上海种植柑橘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柑橘种植在5个区县发展很快,目前已达到15.7万亩,其中已投产9.9万亩。前几年,本市柑橘生产与销售相对稳定,农民种植柑橘收益也不错。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但是,今年,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柑橘的销售形势急转直下。前天,我与崇明的李志宏副县长去绿化道口检查工作,询问一位在摆摊卖橘的老年农民。他说,他家有6亩柑橘树,去年收入3万多元,今年才卖了4000多元,家里也只存下700多斤橘子。今年地产柑橘卖难问题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延照副市长在市政府工作会议上,要求本市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与中心城区各区都要支持地产柑橘的销售。我们会同市林业局与相关区县一起为解决柑橘销售做了大量工作。市相关部门支持出台了鼓励农业龙头企业收购加工地产柑橘的扶持政策。全市共组织团购销售地产柑橘38万箱,计9000吨。本市各大超市、批发市场和果品流通企业都为销售地产柑橘做了大量工作。良元集团和绿源公司克服困难,已收购了8000多吨的柑橘用于加工饮料。以上综合措施的落实,较好地缓解了本市柑橘卖难问题。应该讲,今年能有这样局面,是全市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今年就是基本解决了卖难,但柑橘的销售价格很低,大多数柑农连成本都收不回来(0.4元/斤保本);同时,像今年这样发动买“爱心橘”,不可能年年这样搞啊。我们必须要找到解决本市柑橘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我把这个想法与林业局马云安同志沟通后,得到了马局长的大力支持。我们会同林业局组织专门力量,对本市柑橘生产销售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同时,决定召开今天的座谈会。参加今天会议的都是与柑橘生产、销售、加工有直接关系的专家、企业家、基层领导干部和区县分管领导与农委的负责同志。我希望今天的会议能开成一个“诸葛亮会”,各路“神仙”,各显“神通”,寻求解决本市柑橘生产销售问题的良策,力争明年及以后不发生、少发生今年这样的问题。
二、造成今年地产柑橘卖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造成今年地产柑橘卖难直接原因是四川广安大实蝇事件及上海某报关于本市发现疑似大实蝇的报道,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心理。不仅是上海,全国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发生柑橘卖难问题。但是,随着媒体的正确引导,消费者逐渐恢复了正常的心态。然而,造成地产柑橘卖难的根本问题,是柑橘生产能力过剩。就以地产柑橘产量最大的崇明县为例,前几年,长兴、横沙的柑橘一部分销上海市场,超市都有供应,一部分销市外(包括长兴品质好的原前卫农场的柑橘出口);绿华及周边的柑橘主要销长江以北市场,最远至山东。结果今年情况突变,往山东去的遇到湖北柑橘竞争;销上海的遇到浙江柑橘竞争。上海人有吃黄岩蜜橘的习惯,品质又比本地的好。前几年浙江沿海遇台风多,产量增长不快。今年受台风影响小,产量一上来,就往上海市场销,地产的橘子就销不动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明年地产柑橘的投产面积还要增加2-3万亩,总量可达27万吨。同时,全国其他地区柑橘生产的投产面积也在不断增加。造成地产柑橘卖难的原因,还有上海柑橘总体上讲品质较差,市场竞争力弱,没有叫得响的品牌,组织化程度低,农民销售意识弱(习惯于让运销户上门收购),加工能力也很弱等。
三、下一步解决柑橘卖难的对策措施是什么?如果我们把原因分析透了,大致对策措施也就有了。联合调查组的调研报告我看了,我原则上赞成。我想强调几点:
1、必须控制地产柑橘的生产面积。种植柑橘的确既有综合效益,又有生态效益。但是,在未有效解决卖难问题与农民增收的前提下,再增加种植面积,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农民也不会赞成。所以,建议各相关区县要把好关,从今冬明春起,不能再盲目新增柑橘生产面积,特别是占用耕地扩种柑橘。过几年,一部分橘树进入淘汰更新期,下一步更新时,请专家们研究一个替代的技术方案,如上海能不能种植甜橙。
2、必须提高柑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现在本市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只有10家,生产面积不到10%。柑橘生产仍是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这种生产方式已显然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销售需要。希望各相关区县与乡镇,要大力支持、鼓励推进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我们就可以推进标准化、品牌化生产,依靠科技入社、入户,提高地产柑橘的品质;有了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我们就可以直接与市场对接,直接与加工企业对接,有效解决柑橘卖难问题;有了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落实政府对柑橘生产销售及加工的扶持政策。
3、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财政扶持政策。今年农民种橘不赚钱,这是基本事实。有的橘农提出要政府补贴,一些同志也认为现在支持“三农”,政府要给橘农直接补贴,等等。我们经过慎重研究,认为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柑橘不是粮食,不属于主要的农产品。但是,政府支持橘农的政策不会改变,事实上,这几年我们一直贯彻这样的思想,包括今年出台了支持龙头企业收购地产柑橘的政策。下一步,我们考虑从三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扶持以柑橘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是支持合作社提高柑橘品质、增强储运能力;二是支持柑橘加工龙头企业收购本地柑橘进行深加工,主要是对收购资金贴息和储存费用补贴;鼓励超市、大卖场和果品流通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三是支持柑橘研究机构与专家的科研活动,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品种结构;支持加大对橘农的技术培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