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现代农业深加工与培养人才并举
产生日期:2012-01-13 02:10 来源: 搜狐网
记者:孙主任您好,刚才介绍“十二五”规划时,讲到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问题,前一阵子卷心菜太多了,卖不掉了,农民利益受损了。如果菜多了,要伤农;菜少了,又要伤市民,深加工是不是能够讲得具体一点?
孙雷:你提了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卷心菜的问题前段时间大家都比较关心,这次卷心菜的问题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气侯,再加上今年种植面积也增加了,我们在考虑怎么解决量多的问题,加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上海也有类似的企业,包括这次我们解决卷心菜问题当中,金山就有这样的企业,我们就建议企业多加工;这些都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2008年,受异地大实蝇事件影响,上海柑橘卖不掉,很多机关、企业都买“爱心橘”。当时我们就动员了一家企业进行加工,政府进行一定的补贴,企业收获大。还比如有一家企业把柑橘做成冻干产品,销路不错。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推动农产品的深加工,目前沪上深加工率只有20%左右,发达国家都在70%左右,这是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包括2008年解决柑橘问题的时候作为一种尝试,今后这种政策可以固定下来作为一种支持的政策。
记者:加强农业使用人才的培养,城市人口当中农业人才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怎样引进人才,怎样使更多的年轻人踊跃投入到现代农业当中去?
孙雷:关于农业人才的问题,我们这几年也在着力解决让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农业事业当中去。比如2009年,我们实行了一个政策,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把“三支一扶”的政策扩大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学生符合“三支一扶”条件可以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合作社主任助理,连续搞了三年很有成效,如今已派了600多名。因为是双向选择,有好的单位大学生可以离开,到目前为止,留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还有300多个。这些人才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农民合作社需要一些专业的人才,包括搞网上销售的,搞营销的,搞财务管理的等等。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合作社的承受能力比较弱,希望政府能推一把,大学生留在这里总要有合理的收入。我们正在考虑这些政策。同时,鼓励年轻人到农村去创业,现已有一批年轻人从事农业工作,比如搞有机农业。此外,通过对一些院校实施鼓励政策,包括中等以及高等职校学校的学生从事农业生产,对涉农专业的学生给予学费的资助,或者减免来鼓励年轻人,这些措施已经在实施。比如现在提出在涉农专业学校学习的学生,要求学习过程中有一个证,我们组织农机志愿者队伍,有了操作证以后就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可以说到上海来务农的农民与本地农民培训实行同城待遇、同等的政策,让大家提高技能。
关于引进人才方面我们一直有一个政策,包括农业系统的科研单位、学校一直在做这项工作,我们确实也有一些海外回来的人才在这里工作,而且现在有的同志已经成为某一个领域的科技带头人。但这个问题须继续提高认识,因为没有新农民,新农村就无法建成,现代农业也无法建设。
孙雷:你提了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卷心菜的问题前段时间大家都比较关心,这次卷心菜的问题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气侯,再加上今年种植面积也增加了,我们在考虑怎么解决量多的问题,加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上海也有类似的企业,包括这次我们解决卷心菜问题当中,金山就有这样的企业,我们就建议企业多加工;这些都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2008年,受异地大实蝇事件影响,上海柑橘卖不掉,很多机关、企业都买“爱心橘”。当时我们就动员了一家企业进行加工,政府进行一定的补贴,企业收获大。还比如有一家企业把柑橘做成冻干产品,销路不错。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推动农产品的深加工,目前沪上深加工率只有20%左右,发达国家都在70%左右,这是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包括2008年解决柑橘问题的时候作为一种尝试,今后这种政策可以固定下来作为一种支持的政策。
记者:加强农业使用人才的培养,城市人口当中农业人才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怎样引进人才,怎样使更多的年轻人踊跃投入到现代农业当中去?
孙雷:关于农业人才的问题,我们这几年也在着力解决让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农业事业当中去。比如2009年,我们实行了一个政策,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把“三支一扶”的政策扩大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学生符合“三支一扶”条件可以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合作社主任助理,连续搞了三年很有成效,如今已派了600多名。因为是双向选择,有好的单位大学生可以离开,到目前为止,留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还有300多个。这些人才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农民合作社需要一些专业的人才,包括搞网上销售的,搞营销的,搞财务管理的等等。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合作社的承受能力比较弱,希望政府能推一把,大学生留在这里总要有合理的收入。我们正在考虑这些政策。同时,鼓励年轻人到农村去创业,现已有一批年轻人从事农业工作,比如搞有机农业。此外,通过对一些院校实施鼓励政策,包括中等以及高等职校学校的学生从事农业生产,对涉农专业的学生给予学费的资助,或者减免来鼓励年轻人,这些措施已经在实施。比如现在提出在涉农专业学校学习的学生,要求学习过程中有一个证,我们组织农机志愿者队伍,有了操作证以后就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可以说到上海来务农的农民与本地农民培训实行同城待遇、同等的政策,让大家提高技能。
关于引进人才方面我们一直有一个政策,包括农业系统的科研单位、学校一直在做这项工作,我们确实也有一些海外回来的人才在这里工作,而且现在有的同志已经成为某一个领域的科技带头人。但这个问题须继续提高认识,因为没有新农民,新农村就无法建成,现代农业也无法建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