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孙雷同志在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海分会场上的讲话》的通知
市农资打假领导小组成员、各区县农业委员会、光明食品(集团)公司:
现将《孙雷同志在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海分会场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孙雷同志在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海分会场上的讲话
(2011年2月24日)
同志们: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农业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作了重要讲话,对农资打假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的精神,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加大力度,推进我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深入开展。下面,我代表市农资打假领导小组讲三点意见。
一、精诚合作,2010年本市农资打假取得显著成效
2010年,本市农资打假行动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农委、发改委、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供销社、经信委等部门通力协作、上下联动,以实现农资市场良好秩序、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目标,坚持打假与扶优相结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在这里,对上述兄弟部门的配合和努力表示感谢。通过各部门的精诚合作和各项措施的落实,本市农资打假与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执法检查及案件查处行动有力打击了各类违法行为。2010年,全市共出动执法车辆2910辆次,执法人员15092人次,检查农资经营企业9601家次,整顿农资市场138个次,查获非法农资产品26026.3公斤,货值金额29.04万元,受理举报投诉27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352起,罚没款25.41万元。一系列的执法检查及案件查处行动,有力打击了农资生产、经营、使用各个环节的违法行为,有效减少了因为假劣农资而造成的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得到规范。
二是宣传培训活动强化了农资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市级和区县执法部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印发宣传资料、送达告知书、悬挂宣传横幅、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执法宣传活动。据统计,全年累计广播电视宣传96次,报刊宣传25次,印发资料28.13万份,黑板报652块,悬挂宣传横幅361条。同时,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8次,受训人员3692人次。市农委联合市司法局举办的“农得利”杯“农资与法制”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吸引了15000多名农民参与,起到了很好的普法宣传作用。
三是加强质量抽检保证了农资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抽检了162家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种子样品581个,其中合格样品561个,合格率96.6%;抽检了92家农药经营企业的农药样品200个,其中合格样品166个,合格率83%;抽检了90家肥料生产经营企业的肥料样品234个,其中合格样品212个,合格率90.5%。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完成264批,合格228批(不合格产品全部为外省市产品);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检403批,合格384批,合格率95.3%。嘉定、青浦等区县还配合公安部门对公路运输进入上海的农药产品实施了严格的检查,确保禁用农药无一进入上海农资市场。
二、再接再厉,推进2011年农资打假深入开展
2011年是后世博时期的第一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这次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全面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培训。要继续按照《上海市农药经营使用管理规定》的要求,组织好农资经营企业营销人员的持证上岗培训,促使这些企业诚信经营、守法经营。要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农资打假的重要性,通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活动,宣传农资选购的基本知识,教会农民识假辨假,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通过媒体曝光一批坑农害农的典型案例和制假售假的不良企业,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
二是强化执法检查。要认真推进以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种子为重点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保护权利人、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的利益;要继续深入地开展农药、种子、肥料等农资经营企业的清理整顿,规范其经营行为;要继续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中投入品采购、贮存、使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督促园艺场、专业合作社、专业承包大户等蔬菜生产主体认真记录田间档案;要继续重视毒鼠强和以甲胺磷为主的五种高毒农药的清查收缴工作,保障市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从严案件查处。市级和区县农业执法部门在加强市场检查的同时,要重视案件查处工作。对市场检查中发现或投诉举报涉嫌违法的案件要安排专人负责调查取证。对已经查获的非法产品和违法行为,要严格按照农业部提出的案件查处“五不放过”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分子,决不姑息。
四是实施长效管理。要进一步总结近年来农资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工作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和完善农资市场监管的长效管理制度,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使本市的农资生产经营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农资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要在农药连锁经营企业的产品统一配送、高毒农药专柜销售、农药经营购销台帐、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等制度方面要有实质性的推进和落实。
三、加强领导,确保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各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抓紧制定本区县今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严格实行分级负责制。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农资打假与监管工作牵头单位的作用,组织落实好各项整治措施。
二是强化部门配合,形成打假合力。市级和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充分发挥农资打假工作牵头组织作用的同时,注重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围绕本市农资打假的重点开展相关工作。各级农业执法及技术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做到组织严密,协调有序,打击有力,共同推进。健全和完善农资打假联合执法协作机制,保证信息顺畅、反应及时、处置得当。
三是加快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要重视执法队伍建设,保障工作经费,不断改善执法装备和手段。进一步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在奉贤、闵行、嘉定、松江、金山、浦东、宝山、崇明八个区县实行农业综合执法的基础上,尽快理顺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务必使执法力量的整合真正显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