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2年市郊蔬菜生产总体安排的指导意见

产生日期:2012-02-24 07:12      来源: 枫泾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

各区(县)农委蔬菜办、光明集团蔬菜办、上实集团蔬菜办:

    搞好地产蔬菜生产总体布局与茬口安排,对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特别是保障绿叶菜周年均衡供应和“淡季”绿叶菜价格的基本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现就今年市郊蔬菜生产的总体安排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正确把握蔬菜生产的新形势

    (一)全国蔬菜生产形势。从全国蔬菜生产情况来看,2011年蔬菜生产呈现种植面积增加、设施面积增加和大市场大流通作用凸显等三个特点。一是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增加。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分别为:2.68亿亩次、2.76亿亩次和2.82亿亩次。2010年总产量6.37亿吨,年人均占有量450公斤。2010年10月以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蔬菜生产相关文件精神,各省市均采取相应措施, 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又有增加,据有关资料分析达2.95亿亩次,增幅4.6%。二是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增加。2011年9月底全国在田设施蔬菜生产面积2210多万亩,增长10.9%。江苏南通、盐城和浙江嘉兴等上海毗邻地区设施菜田面积增加较快。三是大市场大流通作用更为凸显。南菜北运蔬菜种植面积呈增加趋势,海南、广东、广西、四川、湖北、湖南等6个南菜北运蔬菜主产区秋冬蔬菜种植面积约增3.7%。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和设施蔬菜面积的增加对大市场大流通起到促进作用,近几年一部分北菜南运基地的形成,在丰富上海蔬菜市场的同时,对地产蔬菜生产的影响日趋明显。

    (二)上海地产蔬菜生产形势。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各项生产措施的落实,上海地产蔬菜呈现面积稳中有升和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态势。一是蔬菜生产惠农政策力度继续加大。市郊菜区继续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通知的实施意见》(沪府[2010]8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蔬菜生产惠农政策。2012年蔬菜生产农资综合补贴标准从每亩76元提高到90元,并在价格稳定基金中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2011年绿叶菜年上市量考核奖励。同时加快蔬菜标准园创建的步伐,2012年继续创建市级蔬菜标准园35家。二是蔬菜生产面积稳中有升。据统计,2011年市郊蔬菜播种面积为190万亩次,同比增幅3.4%,(其中春播蔬菜完成面积66.1万亩次、秋播蔬菜完成80.6 万亩次、冬播蔬菜完成42.9万亩次);地产蔬菜上市总量351万吨(包括供应本市和输出外省市数量),同比增幅6.4%;其中绿叶菜170万吨,同比增幅15.6%;总产值59.5亿元,同比增幅3.7%。三是蔬菜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新建设施菜田21万亩。“十二五”期间将加大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2012年加强8300亩新建设施菜田和8.4万亩现有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蔬菜生产机械化推进力度,重点配合农机部门做好农机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

    但是,蔬菜生产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灾害性天气影响明显。上海四季分明,冬季的低温、冰冻,夏季的高温、干旱、台风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对蔬菜特别是绿叶菜生产影响明显。二是生产经营成本上涨。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的种子、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上涨,特别是用工、租地费用成本较大幅度上涨,影响了农民种菜的经济效益和种菜的积极性,也影响了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推进。三是劳动力严重紧缺。从事蔬菜生产劳动强度大、条件差、收入低,本地菜农不断减少。目前市郊从事蔬菜生产的劳动力主要以60岁以上的老年农民为主,且人数不足,甚至相对老的菜区,外来菜农也出现老龄化。

    二、今年蔬菜生产的任务目标

    (一)总体思路。根据市政府市农委对抓好蔬菜产销工作、稳定市场供应和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的一系列要求,以《上海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贯彻“稳定总量,优化品种,均衡供应,加大投入,确保安全”的二十字方针,强化生产基地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和增加投入改善设施设备,促进市郊蔬菜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的优化,增强市郊绿叶菜在蔬菜供应中的保障功能。

    (二)主要目标。全年保证完成50万亩常年种植面积,17.5万亩绿叶菜种植面积,其中“夏淡”期间绿叶菜种植面积完成21万亩。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要稳定在190万亩次左右,地产蔬菜供应本市数量达到320万吨,其中地产绿叶菜上市量达到130万吨以上,地产蔬菜日均上市量稳定在9000吨左右,地产绿叶菜日均上市量在4000吨左右,其中“夏淡”期间绿叶菜日均供应要达到3000吨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适应市场需求,优化茬口布局。根据市场需求,通过政策落实和引导,特别是结合“夏淡”期间种植绿叶菜专项补贴,种足种好21万亩以青菜为主各类绿叶菜,确保地产蔬菜总体布局与茬口安排的落实,保证“夏淡”期间绿叶菜生产供应。同时合理控制果园播种青菜和水稻茬口青菜种植面积,保证“冬淡”市场的平稳供应。

    (二)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单位产量。继续开展蔬菜标准园的创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已建蔬菜标准园的示范作用,不断提高蔬菜标准化生产面积和水平,特别要通过“十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蔬菜单位面积的产量。

    (三)加强科技指导,增强抗灾能力。积极推进乡镇“三支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创新农技推广机制 ,完善农业科技支撑新体系。各级农技人员要深入菜区,加强科技指导,提升菜农生产水平,特别在“暴雨”、“高温”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条件下,要现场指导菜农科学抗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增强菜区防灾减灾的能力,确保市场平稳供应。

    (四)促进规模发展,推进产销对接。着力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水平,支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规范运作,支持产销对接,特别是对营销服务型组织给予重点支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在加工、贮藏等方面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促进蔬菜营销配送组织做大做强。

    (五)加强信息统计,搞好产销服务。要及时做好地产蔬菜产销信息统计工作,按照市政府《稳定蔬菜生产确保市场供应工作责任制的考核办法》的要求,做好相关考核数据的统计上报。加强天气和价格等信息监测,根据生产和市场实际情况,适时做好信息服务,引导菜农科学安排生产,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上海市蔬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