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农技部门指导2016年小麦病虫防治工作

产生日期:2016-04-20 07:00      来源: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受2015年“三秋”期间天气因素的不利影响,小麦播期拖长,当前生育期参差不齐,总体长势较差。根据市气候中心对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的天气分析,今年4月份雨量多于常年,温度略高于常年,气候因子有利于赤霉病、白粉病发生。

市农技中心综合当前田间病虫发生基数、天气、小麦苗情和长势、病虫害发生规律,对小麦病虫害后期发生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认为我市二麦病虫害总体发生趋势为中等偏重发生,其中,赤霉病在大部分区域有偏重流行可能,发生程度将重于2015年,沿江、沿海麦区有大流行的威胁;小麦蚜虫偏轻发生;白粉病在部分品种上偏重至大发生。黏虫前期诱蛾量低于去年与常年,预计发生程度较轻;灰飞虱田间虫量持续处于低位,发生程度为轻发生。

为有效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日前,市农技中心组织召开了2016年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区县要根据不同区域小麦生育期,指导开展防治。赤霉病防治建议在扬花初期第一次用药,隔5-7天第二次用药,部分基数高、农田条件有利赤霉病发生的田块要做好防治三次的准备,防治药剂建议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毫升/亩;或者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50毫升/亩,或者42%咪鲜•甲硫磷可湿性粉剂80克/亩,同时应兼顾白粉病、蚜虫、黏虫、灰飞虱等病虫的防治。防治喷药具体时间根据苗情、天气而定。

会议强调,当前进入小麦生产管理的最关键阶段,目前小麦长势总体比较弱,苗数较往年少,下阶段天气条件适合病虫害发生。各区县植保部门要把下阶段小麦病虫害防治作为主要工作来抓,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提高小麦病虫害测报精准度,发动乡镇农技人员力量针对不同播期、不同品种小麦做到分类指导;二是要保证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确保防治效果。三是要把好农药质量关,防范假冒伪劣农药进入我市。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