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都江堰农业灾后恢复重建需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产生日期:2008-08-13 08:34 来源:
市农委于7月组织了农业专家组就对口支援都江堰市农业灾后恢复重建问题进行了调研,实地考察了14个乡镇和部分农业企业,并与四川省农办、成都市农委和都江堰市政府、农发局进行了座谈。专家组在调研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市农业灾后恢复重建需要处理好五方面关系。
一是恢复重建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中央精神,“5.12”地震后,对口支援工作主要是恢复重建。都江堰市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农业恢复重建不应简单地恢复到震前原本需要淘汰的设施和生产条件,需要重建一批具有引领都江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项目。援建项目应当把恢复重建和引领发展相结合,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前瞻性、示范性。
二是项目建设与带动农民增收的关系。援建项目要选择好项目的载体和内容。目前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农业的恢复重建涉及到千家万户,农业援建项目需要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等载体来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在选择项目时,应遵照国务院要求,着力解决种子、种苗、种畜等生产资料,受损农田水利设施、规模化种养殖棚舍设施、良种繁育设施、农技推广和服务设施等。
三是项目建设与项目经营的关系。援建项目原则上以恢复重建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为主,项目建成后应是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使援建项目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在对口支援中,应发挥上海和四川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校的作用,鼓励参与。
四是软件与硬件的关系。在恢复重建中,还要注重软件方面的对口支持,充分发挥上海科研院校、科技人才集聚优势,帮助都江堰市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动员和推荐一批上海农业龙头企业到都江堰市发展高科技农业,以带动提升当地农业科技水平。充分利用上海大市场的优势,帮助都江堰市特色农产品解决销售问题;充分利用上海在农产品监测、标准化、信息化方面的优势,帮助都江堰市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
五是农业优势互补的关系。近几年,上海在现代化农业设施、工厂化生产食用菌、设施园艺、良种猪繁育体系、水产养殖等方面有一定优势。都江堰市在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方面起步早、基础好。在恢复重建中,建设一批都江堰市有条件发展的科技先进型示范推广项目,以带动当地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