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麟同志赴崇明调研农业工作
产生日期:2007-11-13 07:37 来源:
11月1日,徐麟同志赴崇明县和光明食品集团长江农场检查当前“三秋”工作,并调研“三农”工作。参加调研的还有市农委副主任施兴忠、秘书长唐海龙以及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崇明县委书记孙雷、县委副书记、县长赵奇等陪同调研。
徐麟一行考察了前卫村农家乐及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和太阳能利用系统、北湖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万头猪场拟建设地点、长江农场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以及新河镇新隆村结对帮扶情况,并与崇明县和光明食品集团有关负责同志举行了座谈会。
徐麟同志指出,本次调研意在推进县、公司,镇、场联手将崇明打造成现代农业生产基地,这是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崇明工作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
一、抓好“三秋”工作,围绕调优结构,为谋划明年工作做准备。调优工作具体体现为调整土地、调整茬口布局、调整品种,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发展装备农业,强调科学、合理、生态,提升机械化水平、装备水平,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已成为可能,要在崇明大面积率先体现;二是提升组织化程度,调整土地,体现规模、集约水平,解决农民问题的方向是减少总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加收入;三是讲求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第二产业深度加工,第三产业提供通道和更大平台的沟通交流;四是体现特色化、标准化、域外化的推进方式,发挥上海的比较优势和崇明的区位优势,真正把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上海域外种植250万亩,其中100万亩水面主要是崇明的养蟹,域外化将是上海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五是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从高度把握、体现调优思想。
二、场镇合作,打造现代农业基地。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体现场镇联手,区域合作,政策聚焦,科技集聚,种养结合,可持续发展。从规模总量、科技含量、产业化水准入手,将崇明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成为上海农业发展一流的地区。崇明县和农场作为实施主体,要发挥主要作用,市农委从协调有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上发挥作用。
三、将扶持经济相对困难村工作继续推向深入。对经济相对困难村的扶持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强基固本的具体体现,是从上海“三农”工作中相对薄弱的工作入手,提高整体水平的重大举措。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十分关心此项工作,认为此项工作抓住了当前“三农”工作的关键。下一步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在崇明要落实好两项政策:一是未来三年内,市财力支持“扶持经济相对困难村”的工作,帮助其提升“有钱办事”的能力;二是对经济相对困难村凡是无硬化路面的,明年将全部实施路面硬化和危桥维修,市财力也将予以支持。此外,将积极为人均年纯收入4000元以下的家庭创造非农就业机会,使这批农民家庭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有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对此,市劳动部门将予以政策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