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代农业职教集团聚集行业资源服务上海农业发展

产生日期:2011-12-08 07:49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是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由上海市农业学校、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牵头,44家理事单位参与组建并于2010年11月30日正式成立的。该集团成立一年来,在市农委和市教委的支持下,通过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整体办学质量。各成员单位相互协作,初步建立了校企合作的体制和机制,逐渐聚集行业资源,为服务上海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聚集优质教学资源 拓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空间

    在自愿、互利、友好、协商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协合作、校培合作等模式,集团邀请和吸纳了国家级和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开设涉农专业的中高职学校、农业行业协会、农民培训机构等加入。目前,集团成员单位已发展至53家。

    集团以服务现代农业为宗旨,以都市园艺、城市园林、动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安全、农业信息、农产品物流观光农业等专业建设作为纽带,以产、学、研一体化为途径,以实现资源共享、校企合作、构建上海农林职业教育体系为目的,按照“适应要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要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培养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以适应产业链不同层次和环节对人才的需求。

    二、优化专业布局结构 校企共同开发涉农新专业

    在集团框架内,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鲜花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农展集团、上海市农机化服务中心、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等10多家成员单位共同开发了“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观光农业”、“设施农业技术”4个涉农新专业和“农机化应用技术与管理”、“农业信息技术”、“农产品物流与营销”等9个涉农新方向。集团成员共同开展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相关专业核心课程和教材,共同组建专业教学团队。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农业人才聚集度与稳定性

    集团成员单位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光明食品集团上海五四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2011级园艺技术专业“双主体”培养试点班。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对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培养方案由校企共同设计和实施,学生将有一半时间在企业学习和实践。“双主体”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感情,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促进公司发展。通过培养的人才进入“三农”,服务“三农”,不断提升集团对上海农业的贡献率。

    集团内的校企合作模式更具可操作性,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的“农机化应用技术与管理”班得到了成员企业的大力扶助,行业专家授课,组织现场教学实践,为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集团正在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动物医学专业推进“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与金山区金山卫镇张桥村共建校村实训基地等方式努力构建农业职教体系,完善集团运行机制,为培养现代农业人才搭建更为高效优质的平台。

    11月25日,集团第一届理事大会顺利举行。市委农办、市农委副主任邵林初在会上指出,集团为上海农业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农业专业人才,希望集团各理事单位要积极参与,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努力扩大覆盖面。

    集团下一步工作将以“合作共赢”为准则,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成立园艺园林、动物科学、生物与食品、农业信息与经济四个专业指导委员会,不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拓展和深化服务功能,为上海“三农”事业培养好“当班人”和“接班人”。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