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完善“三个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产生日期:2013-01-04 05:56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近年来,松江区在区纪委的牵头下,各部门群策群力,不断推进和完善涉农资金补贴监管平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和农村土地监管平台的建设,为强农惠农政策和农村集体三资的有效监管发挥了积极作用。到目前为止,涉农资金补贴监管平台公开范围从原来的13项惠普制补贴政策扩展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改造、村庄改造等40项,涉及补贴和专项扶持资金2.2亿元,补贴记录11851条;全区14个街镇114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87个行政村,27个村改居)、20个村级企业和98个镇级集体企业的资产总量为288.18亿元,净资产70.72亿元,全部纳入三资平台,平台覆盖率达到100%;全区土地流转面积25.1万亩纳入了农村土地监管平台,占全区耕地面积25.3万亩的99.4%。松江区的主要做法是:
一、部门协作,统一思想认识。松江区始终把规范涉农资金补贴、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和集体资产管理摆在重要位置,结合一村一网建设、家庭农场发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涉农补贴、土地承包流转和村级集体资产的网络化监管。在区纪委牵头下,区农委、区科委(信息委)、区财政和区民政等5个部门配合协作,明确各自职责,各部门既有分工,又有配合,加强沟通协调,确保了三个平台的建设和有效运行。
二、结合改革,完善平台建设。2011年起,松江区按照全市统一标准,在全区推进三资监管平台建设。同年5月份松江区全面启动了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在改革中把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与农村集体资产紧密结合,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增加了社员管理模块,把社员农龄份额和土地份额,以及按份收益分配全面纳入平台管理,使平台功能更好地满足和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为改革顺利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利用平台,服务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松江区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框架下探索出的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土地流转承包与家庭农场稳定经营密切相关。近年来,松江区先后制定下发了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完善家庭农场发展等一系列文件,土地承包流转、粮食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情况全部纳入平台监控。各镇村按月做好土地流转变动情况的登记工作,并每年二次集中更新平台数据,实现了动态监控。今年,松江区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
四、发挥效应,促进政策落实。农民是惠农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是监督惠农政策落实最有力的力量。涉农补贴资金从最初的13项普惠制政策到如今全方位的公开,每一项政策、每一笔钱明明白白、透明公正晒在网上,接受群众的监督,未接到过一起政策补贴方面的投诉,可谓农民称心(明明白白算账)、干部省心(还干部一个清白),政府放心(政策落到实处)。
五、完善设施,加强日常维护。松江区投入资金91万元,更新了15台“一点通”,新增6台,目前全区共有村级农民“一点通”达到94台。区财政每年落实平台运行专项资金,用于日常维护。区镇村三级信息员队伍加强日常服务和培训指导,全区87个村站点平均点击1103次。区信息委网管中心确保服务器应用系统的安全权限控制和防火墙系统的安全控制,确保三个平台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