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书院镇细化工作措施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产生日期:2012-10-30 05:58      来源: 上海市农村经营管理站

  近年来,浦东新区书院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台了“流出来、种上去、管理好”为核心的三步工作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力促进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依法维护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目前,全镇已鼓励和引导农户将1.51万亩的承包地流入了本镇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具体措施是:

  一、引导土地“流出来”。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流”是前提。一是明确部门责任。针对土地流转工作面广、量大的客观实际,该镇提出要以书院镇农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抓手,进一步整合镇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能,各村明确一名土地流转工作人员,保证土地流转各项工作得到及时落实。二是制定政策引导。根据市、区有关文件精神,该镇制定了相关财政扶持政策,并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培训,逐步引导承包农户委托村集体,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流转合同到镇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登记,并将流转信息录入“上海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信息管理系统”,再由镇流转管理服务中心进行备案。三是开展先行试点。塘北村作为该镇土地流转工作的先行试点,积极引导农户将承包地进行委托流转,并根据自身农业发展特点,将农户流转出的承包地分为“八大块”进行规模化种植,有效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据统计,2011年该镇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增幅为历年之最。

  二是鼓励土地“种出来”。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种”是基础。该镇积极引导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涉农企业对农户流转出的承包地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发展优质、高产、无公害农产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实施“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战略,切实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和市场化程度。目前该镇已初步形成总体规划区域面积约4500亩,9个功能区格局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先行区雏形,建成了一大批设施粮田和品牌特色农产品基地;该镇的“田博”西甜瓜、“生清”葡萄、“百果园”百果等一系列农产品已成为沪上知名品牌,较大地带动周边农户提高农产品质量。

  三、严把土地“管理好”。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管”是关键。一是强化服务。成立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流转信息收集和发布、指导签订流转合同、流转政策咨询与价格评估以及依法依规调处矛盾纠纷,进一步促进了全镇土地流转工作的合法化、规范化、有序化。二是强化管理。为有效遏制承包地非农建设和使用,该镇专门成立了农田资源保护巡查员队,制定了严格的巡查考核管理制度,配备了办公场所及设施,配置了2辆巡查车,每天对镇域的土地进行实时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联合相关部门进行制止。各村配备1名工作人员配合巡查工作。三是强化农机水平。为充分发挥镇农机合作社的工作职能,做好全镇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它农业机械的登记上户,驾驶员考核培训及指挥协调全镇农机化作业生产等工作。目前全镇各类农用机械近230台,极大地促进了全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