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松江区走出一条家庭农场种养结合新路子

产生日期:2009-01-22 02:06      来源:

    为确保食用畜产品安全,完成20万头生猪保有量目标,实现生猪饲养环境生态化,饲养数量规模化、饲养方式标准化、生产产品优质化,松江区自2008年5月启动了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建设试点工作。在操作方法上,采取“政府扶持、农田配套、企业经营、农场饲养”的方法;在经营模式上,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即由生猪企业松林公司为农户提供苗猪、饲料、技术等服务,并以支付代养费的方式收购肉猪,农户不承担市场风险,保底收入。

    目前,松江区首批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共6个,已有4个场建成并投入生产。这4个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平均经营面积120亩,猪场就建在该农户的农场内,每个猪场平均占地面积3亩,由饲养、粪尿收集处理和后勤保障3个系统组成。饲养系统为一栋60米长、9.4米宽,面积564平方米的猪舍,采用钢结构框架,双层夹心彩钢板屋面,水泥预制板架空地面。猪舍配备有通风、湿帘降温等系统。粪尿收集处理系统有猪粪堆场、猪尿暂存池和浇灌农田用的水泵和管道。猪尿暂存池底部铺有黑色的橡胶防渗薄膜,阻断了尿液向地下水渗透。后勤保障系统有饲料仓库、生活设施、防疫沟和防疫围栏、地磅、称猪台等设施。猪场设计饲养规模每批400头,每年3批共出栏1200头,平均造价约60万元。这4个场的首批肉猪目前已全部上市,第二批苗猪也已进棚饲养。农户收入比较理想,平均每户每批的净收入在2万元左右。

    1月16日,市农委畜牧办召开松江区家庭种养结合模式现场会。各区县农委分管主任、畜牧办主任、光明(食品)集团、丰海公司及市有关单位领导实地参观了上海松林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南杨生态养猪基地,松江区农委副主任蔡建平就家庭种养结合模式进行了介绍,市农委副主任陈洪凡对松江区家庭农场种养结合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陈洪凡同志指出,家庭农场种养结合模式有利于大力推进农业循环发展,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探索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试点过程中,松江区委、区政府领导重视,职能部门用心,措施非常扎实,整个探索是积极有效的,走出了家庭种养结合的新路子,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值得肯定和推广。他要求,在推进家庭农场种养结合模式过程中,要加强调查研究,注意规划选址,创新组织生产方式,逐步转变传统的散养方式。同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并积极落实相关政策。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