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开展农资批发企业产品标签服务性检查

产生日期:2013-05-07 03:01      来源: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为进一步加强农资源头企业管理,规范本市农资市场经营秩序,按照《2013年上海市种植业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工作安排,4月上旬,市农技中心协同相关区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农资批发企业产品标签服务性检查。

本次检查主要针对公司注册地在闵行、宝山、浦东新区、奉贤、松江、青浦、普陀、长宁等区县,约占全市农资供应量50%的15家农资批发经营企业,共抽检农药产品标签1019个,水溶性肥料标签125个。执法人员对农资批发企业库存产品的标签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农药电子查询服务系统”和“肥料登记查询系统”对产品标签进行检查和比对。结果显示,农药标签合格率88.71%,与去年基本持平,不合格标签主要表现为擅自修改标签内容、产品名称或生产企业与登记不符、产品药证过期,企业库存有超过保质期的产品;水溶性肥料标签合格率26.40%,合格率非常低,不合格标签主要表现为适用作物超范围、夸大宣传、无通用名称或通用名称标注不规范、无产品质量指标或产品质量指标与登记不符, 5个产品无肥料登记证,3个产品冒证,4个产品标称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成份。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市农技中心及时召开农资批发企业负责人专题会议,书面反馈所有不合格产品的标签信息,并对各农资批发企业提出了要求,一是认真清理库存农药及水溶性肥料,在4月底之前完成对已经批发配送的标签不合格产品的市场召回,5月中旬前完成对标签不合格产品的全面清退;二是进一步树立为农服务意识,加强企业自律;三是加强农资产品专人查验,确保产品质量;四是落实产品标签信息上报制度,保证完整准确;五是加强库存产品管理,防止产品过期。同时,市农技中心要求区县执法部门加强日常巡查制度的落实,加大对标签不合格产品清退的监督和处置力度。

通过对源头批发企业的服务性检查和源头监管,有利于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率,从源头上控制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维护本市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