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打响农产品品牌
产生日期:2005-10-13 08:16 来源:
随着本市农产品认证工作的不断深入,认证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也日益扩大,认证农产品的品牌形象也逐步地被社会认可。为了进一步维护好认证企业的形象,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打响农产品品牌,同时配合2005年上海市质量月活动,2005年9月23日,上海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在农业大厦举办了认证后农产品监管及品牌创建知识培训班,本市各类通过认证的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或分管质量负责人及各区县农委相关负责人共70余人参加了培训。
首先,作为认证企业的成功典范,上海南汇汇绿蛋品有限公司和上海农工商肉食品有限公司分别就各自的品牌“阿强”蛋和“爱森”肉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向与会代表们做交流发言,展示了农产品认证和标准化生产与提高产品质量的关系、品牌建立与企业发展的关系,说明农产品认证促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的进程,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树立了消费者的信心,从而产生整体的品牌效应,推进企业良性发展。
上海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标志标准部张文斌主任总结了农产品认证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从监管的角度指出加强对获证产品监管的必要性和当前监管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监管的重点。
几年来,上海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在加大农产品认证力度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获证农产品的监管力度。从2002年开始,本中心委托本市11家有资质的质检中心,对已认证过的产品及生产环境进行了抽样检测。三年来,本中心对认证产品的产品抽检基本做到了全覆盖,从连续三年的检测结果来看,总体来说,认证企业的产地环境绝大多数指标包括水、土、气指标是合格的,认证产品的绝大多数卫生指标包括重金属、农药、兽药和渔药等指标都是符合标准要求的,因此认证产品的安全质量是可靠的。2004年,除了对认证产品进行抽检外,中心还对十几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
加强对获证产品的监管是保证农产品认证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维护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需要。监管中发现,有的企业存在为认证而认证的现象,有的企业在农业投入品使用上存在不规范现象,有的企业的生产档案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生产情况。在包装上普遍存在不规范使用标志甚至不贴标志的现象。
今后监管的核心内容是投入品的使用管理和标志的规范使用,产地监测、现场检查和产品抽检将全面展开,同时,将利用农产品监控平台从网上对认证产品进行监控。将通过宣传、培训等各种形式,提高认证企业对认证的认识,明确认证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手段和方法。监管是企业和认证中心的共同任务,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最后,上海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聘请的朱颂华顾问就如何打响农产品品牌的问题向与会代表进行了主题演讲。通过演讲使大家在更深的层面上认识到,品牌是农产品竞争力的灵魂,是企业对社会对其产品的质量安全保证,同时是企业提高整体效益的聚宝盆。鲜明的品牌特色是农产品品牌的重要特色,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是提高和保持产品内在质量、创立和保持品牌特色的重要手段。召开农产品质量评审会、农产品推介会和展销会,是宣传和推广品牌的正确途径。保持始终如一的质量和各种诚信行为,追求始终如一的信誉是打响品牌的重要保障。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决定了常年长期保证供应的困难,而常年长期供应正是打响农产品品牌的关键问题。
通过这次交流与培训,使通过认证的农业生产企业的代表们认识到,认证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的有效的手段,认证是建立消费者信心、树立农产品品牌、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础,认证是提高企业综合效益、提升企业整体形象的良好手段;认证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保持认证的结果,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建立和发展企业产品的品牌,才能真正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才能使企业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