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两年增收2000余万元

产生日期:2013-12-17 08:58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为配合本市畜牧业转型发展,巩固近年来生猪科技入户成果,市科技兴农项目“生猪科技入户工程”,依托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力量,在本市浦东新区、奉贤、金山、松江、青浦、嘉定区和崇明县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养殖技术。据统计,项目实施两年来,共培育科技示范场121个,带动465户农户,实施区县每头生产母猪产活仔数提高0.2头,年提供商品肉猪数达18.31头,商品肉猪平均日增重583克,全场料肉比3.17:1,两年增收2千余万元。

一是培育科技示范场,提高猪场生产水平。项目实施以来示范场主导品种入户率100%,辐射户主导品种入户率99.1%。示范推广B超测孕技术、后备母猪优饲技术、实现非生产母猪天数减少20多天,产活仔数提高0.5头,节水型水碗饮水技术,应用于26个猪场,实现污水减排33.2%。

二是建立优质种公猪精液供应体系,提升优质种猪覆盖率。依托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种公猪站,在6个养猪户较多的实施乡镇建立供精点,发放优质精液16000余头份,同时开展种公猪主要疫病监测和精液质量检测确保供应精液质量,优质精液使用后母猪配种率提高2.5%,商品猪日增重增加5.1%,上市日龄减少7.59天。

三是创新培训方式,注重技术指导实效。开展“专家指导直通车”、养猪沙龙、农民讲堂、下乡技术宣传等新型农民培训活动,农技人员每月下乡入户指导10次以上,入户指导时间8天以上。项目组共组织技术培训、宣传和考察活动300余次,培训2500人次;印发技术手册300余份,工程简报22期860余份、技术明白纸20期14500余份;开通专用飞信,发送信息内容140余份,数量2400余条;制作发放妊娠母猪测算盘、母猪分娩监督盘等实用工具万余套。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