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试验示范效果明显

产生日期:2006-08-22 07:25      来源:

    8月10日,市农机化管理办公室在宝山区召开了农机项目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了今年上半年本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开展情况,研究了下一阶段工作。


    会上,各区(县)交流了本地区开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工作开展情况。今年,全市机插秧面积达到30843亩,育秧点40个,涉及农户351户。全市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班55次,机具演示会41次,印发各类宣传材料5189份,媒体宣传33次。至2005年底,本市水稻生产的机耕、机收等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已达到90%以上,但水稻的机械化种植一直徘徊在20%至25%左右。为了进一步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突破水稻种植机械化瓶颈,今年本市开展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


    通过半年多的实践,大家一致认为采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播种质量好、效率高。使用高性能插秧机,秧行直,秧苗扎根深浅一致,活棵返青快,分孽强,成活率高。每台插秧机每小时可插4-5亩,是人工插秧的30倍左右。二是作物通风透光好,病虫害少。机械插秧行距比人工插秧高出8-10公分,其通风透光较足,有利于成穗率的提高,稻飞虱等病虫害发病率比其它栽培方式少20-30%,且有利于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三是节约成本,达到省工、节种、节约秧田等效益。人工育秧、拔秧、运秧到插秧,每亩成本大约在100元左右。机械育秧到插秧每亩成本比人工节省30-40元。机插秧用种量比人工插秧节约种子50%左右。机插秧秧田比人工插秧节省90%左右。四是达到增产、高产的作用。由于机插秧有效控制基本苗,发孽好,从本市目前的水稻长势来看,亩产可望增加10%-15%。


    会议指出,下一步工作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关键是让广大农户知晓;要创新服务机制,探索机械化育插秧一条龙服务;要继续做好农机与农艺的配合工作,做好植保、除草等田间管理工作;要积极引导,稳步推进,示范点力求推广一个成功一个。


    市农机化办主任项冠凡在讲话中指出,通过今年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试验示范工作,大家有了五个方面的共识:一是通过实践,机械插秧明显优于人工移栽;二是规模经营面积大的示范点乘座式插秧机优于手扶式插秧机;三是秧盘采用硬盘优于软盘;四是育秧的方法上采用机械流水线优于人工;五是机械育插秧更加体现精耕细作,科学种田。他要求,在推广力度上,不求数量,只求质量,为大面积推广积累经验。全市通过3-4年的努力,使水稻机械化种植达到70%以上。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