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兽药饲料检测所)制定的两项标准经农业部批准发布
产生日期:2011-01-20 06:23 来源: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期,由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兽药饲料检测所)起草制定的行业标准《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检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和国家标准《饲料中可乐定和赛庚啶的测定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别经农业部1466号公告和1486号公告颁布实施。
《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的检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饲料中的牛羊源性成分,与传统的普通PCR相比,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污染少、检测实时、操作简便的优势。由于给反刍动物饲喂含染疫牛羊肉骨粉的饲料是疯牛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将大大提高我国对饲料中牛、羊源性动物成分检测的技术水平和检测能力,为预防疯牛病在我国传播提供技术支撑。根据此标准研制成功的“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目前已在新疆、陕西等全国10余家省部级检测机构实际应用,该标准及试剂盒也通过了英国弗帕斯(FAPAS)的水平能力测试。
可乐定和赛庚啶分别具有提高畜禽瘦肉率和促进生长的作用,近年来被发现非法添加于饲料中。由于这两种物质易在动物组织中残留,消费者食用后,将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嗜睡和头晕等现象,对驾驶员和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本标准是国内首个对饲料中可乐定和赛庚啶进行检测的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
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检测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此两项标准的发布,是继“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二十多项检测标准后,中心取得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