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三夏”工作进入夏种关键阶段

产生日期:2013-06-08 05:19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近日来,本市“三夏”工作推进有力,各区县抓住雨后天晴的有利时机,集中力量抓抢收,夏收已接近尾声,“三夏”转入夏种关键阶段。截至6月7日,麦子、油菜收割已基本结束,水稻种植已完成35%,比常年提早4天左右。

夏收阶段,各级农业部门立足抗灾,紧跟进度强化指导服务。一是及早组织发动。5月16日市“三夏”工作现场会召开后,各区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贯彻会议精神,制定本地区“三夏”工作方案,狠抓措施落实。二是提升服务能力。全市粮食收割机拥有量达到2660台,比去年增282台,粮食烘干设备410台套,日烘干能力达到7500吨,松江、嘉定、宝山等区县基本能满足全区小麦烘干需求。三是加强督导联络。市农委领导深入郊区督导“三夏”,市、区县农业部门建立联络组,层层加强督查指导。市农委针对天气变化及时下发抢收抢种通知,统计收种进度,切实推动“三夏”工作。四是强化工作考核。区县和乡镇都将“三夏”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工作考核,嘉定、松江将收种进度、秸秆禁烧等与区级补贴挂钩,有力推动了“三夏”各项措施落实。

目前,“三夏”工作进入夏种的关键阶段,根据气象部门预报,近日又将迎来降雨过程,下一步要确保水稻种植质量,为秋粮丰产丰收打下基础。一是集中力量,尽快结束夏收,确保已收小麦安全入库,并加强麦种质量监测和余缺调剂;二是挖潜种足,确保水稻种植面积,及时耕翻和灌水泡田,实行精量播种,促进壮苗早发,保证水稻种植质量。三是继续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技术指导,扎实开展高产创建,加大杂交水稻推广,确保良种良法配套。四是要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制定防治预案,指导农民科学除草剂,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五是协调好粮食收购部门,及时开磅收购夏粮,帮助农民解决售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