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三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产生日期:2013-06-07 01:56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金山区是上海市种粮大区,全区二麦种植面积达到19.82万亩,占全市种植面积的23.1%,其中小麦面积14.3万亩,占全市种植面积的21.6 %。在面临“三夏”期间晴雨相间、梅雨提前的情况下,金山区领导靠前指挥,细化工作措施,根据天气及收种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部署,“三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总体情况
(一)作物收种好于预期
2013年计划在6月10日前完成19.8万亩二麦和1.5万亩油菜收割任务,6月20日前完成26.5万亩水稻种植任务。截止6月4日,全区共抢收小麦14.23万亩,占应收面积的99.7%,大麦、油菜全面完成收割任务。播种水稻面积4.23万亩,占应种面积的16.0%,其中人工直播2.31万亩,机直播180亩,机插秧1.90万亩,预计6月15日全面完成水稻播种任务。
(二)夏熟作物产量得到保障
本年度二麦、油菜生产过程中,遭遇了播种期间歇性降雨,播种后连遇阴雨天气,越冬期低温、雨雪、寡照,立春后雨水偏多等极为不利的气候条件。但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通过科技人员的辛勤指导和广大农户的精耕细作,二麦、油菜长势有了较好的转化。预计小麦亩产仍能达到282.4公斤,同比下降2%,大麦亩产279.5公斤,同比下降2.8%,油菜亩产165.2公斤,同比增加0.6%。
(三)重点工作有效推进
一是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家庭农场。借鉴松江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结合金山实际,区政府制定出台《金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发展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的试点意见>的通知》(金府发〔2013〕18号)文件,目前已完成了全区253个粮食生产家庭农场的认定工作;二是大力推广机插秧。加强政策扶持,在市补贴基础上机插秧每亩增加补贴80元,机插秧农机具购置补贴从50%的比例增加至85%,2009年以来,机插秧面积不断增加,2009年4820亩,2010年1.39万亩,2011年2.33万亩,2012年3.1万亩,预计2013年将达到5万亩以上。三是高产创建工作落实到位。加强高产创建技术指导,对二麦丰产方进行割产认定,其中朱泾大茫小麦丰产方经割产确认,亩产达到404公斤;全区187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方、1个整建制推进镇、5个整建制推进村已全部落实到位,特别是廊下水稻万亩丰产带目前已基本完成播种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并积极督查指导是“三夏”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金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三夏”工作,把“三夏”工作作为农业农村阶段性重点工作进行研究,5月23日召开“三夏”工作现场会,对全区“三夏”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在5月28日—29日、6月3日—5日等抢收的重要时期,区领导、区农委领导、各镇(金山工业区)领导深入田间地头,协调抢收机械,对“三夏”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二)提前谋划“三夏”工作
5月9日,召开“三夏”工作研讨会,对2013年“三夏”工作准备情况、面临的问题等进行研讨,明确了“三夏”工作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5月中旬制定《2013年金山区“三夏”工作意见》和《关于2013年“三夏”工作考核的意见》,提早把文件下发到各镇(金山工业区),明确“三夏”工作任务和责任。
(三)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5月27日,接气象局的通知,今年“三夏”面临晴雨相间、梅雨提前的特殊天气,5月27日下午,召开“三夏”工作紧急会,及时调整“三夏”工作计划,要求在5月28日—5月30日、6月3日—6月6日,加强农机调配,突击开展抢收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烘干设施、空置厂房、场地,切实减少损失。由于措施到位,5月28、29两天,共抢收二麦6.7万亩,占应收面积的33.9%,有效避免了农业灾情发生。
(四)不断优化茬口布局
为缓解季节矛盾,金山区加强对种植户引导,秋播时减少小麦种植面积,不断优化茬口布局,为“三夏”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小麦面积逐年减少,2011年17.9万亩,2012年16.2万亩,2013年14.3万亩,大麦面积逐年增加,2011年3.1万亩,2012年达到6.1万亩,2013年保持在5.5万亩,绿肥面积从2012年3.5万亩增加为5.9万亩。“二增一减”使我区夏熟作物比例趋于合理,抗灾能力逐步提高。
(五)全面提供配套服务
为顺利推进“三夏”工作,从种子、农机、气象信息、粮油收购等方面全面提供配套服务。完成了196万公斤供种任务,确保种子质量;科学合理调运农业机械,从外地调进300余台收割机,确保了收种工作顺利进行;充分利用816吨烘干设施,做好晒场协调工作,帮助联系湿麦出售;做好农业技术指导工作,有序开展技术培训;协调粮食部门加强收购工作力度,目前已收购小麦6760吨,大麦1600吨;及时提供气象信息,指导农户根据天气变化进行收种等。
(六)着力加强督导考核
为扎实推进“三夏”工作,建立了区农委农林办、区农技中心、区农机站三方人员组成的“三夏”联络员队伍,分组到乡镇了解“三夏”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协调解决问题,每周二、周五定期召开联络员工作交流会,对掌握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及时上报数据,发挥了上通下达的作用。积极落实“三夏”考核工作,计划于6月11日和6月21日对夏收、夏种进度及夏种质量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