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召开水稻后期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
产生日期:2010-10-01 05:47 来源: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9月13日,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召开水稻后期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各区县、光明集团农技中心植保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了当前水稻病虫发生和防治情况,会商了水稻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研究部署了后期病虫的防控工作。市农委副主任殷欧、市农技中心主任陆峥嵘参加会议并讲话。
经过前期有效防治,我市水稻田间褐飞虱的平均亩虫量压低到3.5万头,最高54万头,平均亩卵量为10.5万粒,最高310万粒,全市大部地区田间发生量与前三年同期相仿。但自9月1日起,灯下褐飞虱开始上升,到9月12日全市平均106.8头,其中青浦单灯诱虫2528头、浦东420头。通过对安徽等省市了解,当地的单季中稻收获时间将从原来的9月10日,延迟到9月下旬。另据气象部门预测,9月13日后本市以偏北和偏西风为主,预计外来迁入虫量将延续到9月25日前后,9月底起田间虫量将大幅度上升,对今年水稻丰收具一定威胁。
根据对全市62个乡镇的调查,今年杂草稻发生面积为35.5万亩,是2009年17.61万亩的近一倍。发生程度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二级、三级和四级比重比2008年和2009年明显上升。面对稻飞虱、杂草稻发生形势,会议要求各地农技部门切实抓好稻飞虱、杂草稻防治工作,确保今年我市粮食的丰收。建议在9月22-25日针对褐飞虱进行一次防治,防治药剂建议选用持效期长的吡蚜酮,同时兼治穗期蚜虫;9月10-25日的关键时期对杂草稻稻穗进行人工剪除,降低田间基数。
市农委副主任殷欧听取了各区县植保站的情况交流并指出,上海对水稻产量的要求一向很高,今年水稻病虫害发生趋势十分严峻。褐飞虱田间虫量虫态复杂,增加了防治难度,对如何提高防治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部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做好监测,科学预测预报,准确掌握防治适期;二是加强统一防治,确保防治技术到位,切实提高防治效果;三是常用药剂抗性问题要引起重视,积极做好相关的试验和监测工作。
针对杂草稻发生面积扩大、发生程度加重的严峻形势,殷欧要求各级植保部门加强其危害性、危害机理、蔓延传播途径的研究,在对杂草稻采取防除措施时,应注重以下几点:一要做好人工拔除;二要注意机收割杂草稻种子与稻种混杂问题;三要把好种子关,做好种子筛选,精选稻种;四要对发生严重的田块,采取诱发措施消灭杂草稻;五要加强宣传和发动,提高公众对杂草稻的认知度,在各区县播放杂草稻防治的电视片;六要加强技术指导和督促,确保技术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