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技中心部署水稻穗期病虫防控工作
产生日期:2010-09-03 02:07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近期,沪郊水稻进入抽穗后,田间郁闭度增加,加上8月底起受连续阵雨影响,纹枯病病情扩展迅速,四代稻纵卷叶螟田间虫卵量仍达防治指标,褐飞虱近期陆续迁入本市。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8月30日部署水稻穗期病虫防控工作。
一、突出重点,科学制订防治方案。根据监测,今年水稻穗期病虫防治重点是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大螟、稻曲病和穗颈瘟。各区县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突出重点,选准药剂,科学地制定防治方案。
二、加强监测,准确把握防治时间。据8月25日监测,纹枯病平均病株率为8.98%(最高35%),病情指数2.5(最高7.4)。随着水稻进入生殖生长期,抗逆性的下降,纹枯病危害将进一步加重。稻纵卷叶螟田间残虫量在0.6万(最高1万头),亩卵量3.3万粒,最高8万粒,田间虫卵量仍将上升。植保部门提出的穗期第一次防治时间为8月31日至9月3日,隔7天视天气和虫情情况,做好穗期的第二次防治。
三、强化服务,切实提高防治效果。穗期病虫发生种类多,田块之间差异大,防治技术复杂,各区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精心组织,确保各项防治技术落实到位。一是适当增加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用药量,用足药量水量,确保药液喷洒到稻株下部。二是充分发挥现有专业化防治队伍和大型植保机械的作用,开展统防统治,切实提高防治质量。三是密切关注天气情况,避免因雨水冲刷影响防治效果,如防治后4小时内遇大雨,应及时补治。周围有鱼塘和虾塘的地区,禁止稻田水排入河道。
四、规范资金使用,确保防治措施到位。各区县要严格规范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科学选用防治药剂。各级农业技术部门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头,面向农户指导、督促,确保防治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