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食品集团水稻高产高新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工程取得显著技术成果

产生日期:2010-01-08 02:38      来源: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由光明食品集团主持,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市农科院、市农机研究所、市农场局农技中心和上海长江农场、上海跃进农场共同参与的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水稻高产高新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工程》课题,历时三年已圆满完成。2009年12月23日,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召开课题验收会。上海市农委副主任殷欧出席会议并讲话。

  《水稻高产高新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工程》课题是上海市农委针对本市水稻单产在较高水平徘徊多年,高产、优质水稻生产技术体系尚未完善,生产资源利用率低,抗灾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而下达的旨在以高产、优质、安全为目标,进一步突破高产关键技术,探索建立适合上海地区高产、优质水稻生产的集成创新技术体系的一项重大课题。课题汇聚了各参与单位的农业技术专家,依托光明食品集团长江农场基地和跃进农场基地,从良种繁育与茬口配置、群体质量栽培、机插秧技术、病虫害防控、杂草综合治理、精准施肥技术、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八个方面开展技术集成攻关,依靠品种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与集成创新,通过2006—2008年三年大面积的示范应用,取得了重大的技术成果,全面提升了粮食生产水平。

  三年来,课题累计实施面积137942亩,水稻平均亩产742.44公斤,形成《单季晚粳稻亩产700公斤水直播栽培技术规范》和《单季晚粳稻亩产700公斤机械化育插秧栽培技术规范》两个企业标准,制定了《农业机械装备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和《水稻高产栽培杂草控制技术操作规程》,建立了“良种繁育”、“病虫害预警与防治”、“土壤养分检测与科学施肥”三大生产技术体系,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8.7%,氮肥利用率提高15.29%,肥料利用率提高13.3%,3个水稻品种经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申报专利2项,发表论文14篇。

  专家验收组在认真观看课题实施录像和总结材料、详尽听取课题组技术负责人汇报以后,高度评价课题的实施与成果。专家们指出,本课题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技术先进性,产学研结合,多学科交汇,生产链的系统集成性强,难度大,先进技术集成应用水平高。课题超额完成了考核面积6万亩、水稻亩产700公斤的立题指标,建立的水稻高产、优质、安全生产的三大技术体系,以及通过集成创新形成的技术规范、技术规程等各项成果,为上海市水稻规模化生产夺取大面积高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专家组充分肯定了三年来课题组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农场基地生产、技术人员共同合作、坚持不懈、积极探索所做的努力,认为课题以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基地,产学研结合、多学科交汇,所采取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为本市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经验。专家组一致同意本课题通过验收,希望能进一步加强该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郊区水稻生产水平。专家们结合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建议本市进一步立题开展粮食生产相关技术研究。

  上海市农委副主任殷欧在讲话中首先祝贺课题取得重要成果并通过验收。他要求课题组在通过验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积极做好科技成果申报和郊区水稻生产推广工作。他指出,上海现代农业建设正在向高效生态的方向发展,课题实施的秸秆还田技术增产作用明显,市农委将进一步抓好秸秆还田和全面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工作,组织专家对高效、生态、低碳农业进行专题研究、组织攻关。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